浙江在线记者童俊 叶海 包勇1月30日杭州报道
宁波人肖俊开车到杭州出差,从宁波到杭州开了两个小时,一进城就碰上高峰期,从彭埠口子进来后走走停停,到城西古荡又足足花了两个小时。路堵让肖俊吃尽了苦头,“政府真的要想想法子了,不然市区就要变成停车场了”,其实肖俊的话也代表了许多市民的心声。
城区道路像个停车场,这个形象的比喻已经不新鲜了。不要说早晚高峰时段,地面道路和上面高架堵得水泄不通。即使是“一般”时段,大家都明显的感觉到每天越来越堵,堵车也堵心。道路挖了又修,高架盖了又建,似乎都没有效果。
行路难,怎么办?浙江两会期间,这个问题也成为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他们也疾呼,破解行路难,政府任重道远。
行路难,难在哪里?
车多,数量超过城市道路的承受值
行路为什么难?首先是车多,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每到高峰期,杭州市区高架车辆的长龙从钱江大桥一直排到了登云路口。
“我省各大城市交通拥堵主要是因为运行车辆的数目超过了城市道路系统的承受值。”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省委副主委李有泉如是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方面私家车数量激增。截至去年11月,杭州市区机动车总量112.9万辆,私家车约46万余辆。
另一方面公交车、出租车人均拥有量不容乐观。公交在整个城市出行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只占出行总量的10%-25%,而东京、伦敦、香港等城市这个比例达到了60%-90%。
出租车情况也不容乐观,截至去年8月,杭州市区出租车总量8065辆,上下班高峰期,公交挤、打车难情况非常严重。
为此,两会期间,李有泉向大会递交了一份题为《以一揽子方案解决我省市区交通堵塞问题的建议》。
灯多,市区信号灯设置不合理
从杭州下沙到武林广场,有了快速路将会一路畅行。曾经,这句话让多少杭州城北的市民怀有美好憧憬。
可德胜快速路中东段开通3年来,许多市民却宁可选择绕城公路也不愿走这条快速路,“因为走这条路需要碰运气,运气不好时,10公里路要开一个多小时。”一位工商大学的学生说。
德胜快速路“快”不起来,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潘瑞芳和另一位省政协委员、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刘世美联合提交了一份《关于如何使德胜快速路快起来的建议》。
“比如德胜快速路东段,收费站开始到文泽路10公里的路程,竟设置了19个红绿灯,有的地方甚至隔一两百米就有红绿灯。”潘瑞芳说。
省政协委员、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对杭州的“堵”也深有感触。
吴教授很较真,和学生花了半年时间蹲守在各个路口,计算一辆辆车的拥堵时间,测算红绿灯变换的时间。两会期间,吴伟强把《关于进一步优化我省城市交通管理的建议》提交到省政协会议上。
“杭州的红绿灯太密集了。”吴伟强说,浣纱路庆春路口至西湖大道路口,不过1500米,却设了11组红绿灯,几乎每开136米,就得停车。更令他吃惊的是,之江路上的九溪公交站出口处路段,短短10米距离,设了两处信号灯。根据吴伟强统计,截至去年2月,杭州市区共有1009个信号灯。
“我们的的红绿灯要比国外多出好几倍,有的路口甚至有三四个。”吴伟强认为,过多的红绿灯设置会造成视觉污染且容易堵车。
目前,我省主要城市交通信号系统已经升级为计算机远程自动控制的系统,但系统并没有真正采用实时运行模式,无法根据交通流量变化调整信号配时。造成各方向时间分配不合理,使得某一方向的车辆已行驶完毕,而另一方向的车辆依旧大量等待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