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从未像今天这般如此频繁地点击国人的眼球,它就是“转型升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备受考验。穿越时空的维度,聚焦2010年的杭州,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杭州这座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硬是挺过了金融危机的“风口浪尖”。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8亿元,同比增长18.5%,规上工业销售产值2304亿元,增长28.9%;项目开工、投资进度情况均明显好于上年。
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亮点增多,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质量向好、发展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这让杭州悟出了一个结论: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要以大产业为抓手,要以转型升级论英雄。
杭州凭借着独特的区位优势、灵活的运行机制及坚实的产业基础,从大飞机大整车,到新能源新医药,从传统装备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这些大产业正在实现新的腾飞。
抢抓调整机遇,大产业助力结构优化
“大产业,不是说要大工厂和大排场,而是要竞争力。”
昨天,在浙江三花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刚一坐下,该公司总经理王大勇就这样说。
浙江三花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主要以生产高档汽车空调膨胀阀、储液器等汽车配件产品。目前,比亚迪、宝马、沃尔沃、通用新君威、长安福特等轿车都采用它的产品,占据了国内外40%的市场,在国际上能与日本的不二工机和德国的一家企业抗衡。
企业界有种说法,那就是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三花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认为,大产业就应该具备国际上的话语权。去年,该公司还制定了汽车空调膨胀阀的国内行业标准,成为业内最具话语权企业。
如此看来,以大产业为抓手,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一种历史的必然。“30多年来,由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农村工业化遗留下来的生产力布局离散的问题,没有大产业的带动是难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
“后危机”时代,人们一直在追问: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动力何在?
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剑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成代表和委员们口中的热门词。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市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并把培育和提升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大产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紧迫任务来抓。
大产业,就是像三花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这样的,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产业。
专家认为,发展大产业,除了要继续按照“稳定优化一产、主攻调整二产、提升扩展三产”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之外,今后的工作重心就是要依托大平台建设或块状经济基础,加快培育具有空间集聚规模优势的产业。
杭州的大产业很多,比如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动漫文化创意产业。
以装备制造业为例,放眼杭州,像杭叉、杭氧、杭汽轮、西子奥的斯这样的装备制造业,已逐步成为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1-2月,全市累计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8.79亿元,同比增长21%,产业机构也得到不断优化,很大贡献都来自于这些大产业。
在“四大”发展战略提出之后,杭汽轮、西子联合控股等龙头装备制造企业雄心勃勃的“十二五”规划正加紧拟定;新能源、大飞机、核电装备等新的装备业领域、新的装备企业正加紧引入……杭州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提速。
加速要素集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这两天,杭州最火热的除了天气,恐怕就要算动漫节了。
位于高新区的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是首批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之一,自然也成了这次动漫盛宴的主角。截至2009年年底,该基地原创影视动画创作生产量达23500多分钟,其中《虹猫蓝兔光明剑》等7部作品获“2009年度国产优秀动画片”。
“动漫节并不只是集体狂欢,而是一个动漫产业固定的交流平台,一个筑巢引凤的平台。”中国国际动漫节节展办公室负责人这样说。
摊开报纸,查询史料,不难发现,杭州为了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每年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扶持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
目前,杭州共拥有滨江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西湖国家数字娱乐基地2个国家级的动漫产业基地,中国美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大学3个国家级的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和135家动漫企业,完整的动漫产业格局渐成“气候”。
镜头切换到另一个产业:杭州的汽车制造。
说到杭州的大产业,绕不开的就是汽车制造。像前面说到的三花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这样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杭州还有很多很多,涉及汽车设计、轮胎、万向节、模具、制冷、阀门、安全、电子等多个零部件领域。
为抢抓市场,杭州出台了《加快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产业升级,把发展汽车产业作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根据杭州的计划,到2012年,汽车工业销售产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到2015年,汽车工业销售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汽车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除了资金和政策,要素集聚还少不了大平台,包括规划建设的大江东新城、萧山临江工业园区、青山湖科技城、余杭创新基地、各级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
就拿大江东新城来说吧,江海交汇处,萧山东北部、杭州湾南岸,这里承载着杭州乃至浙江建设“四大”、升级产业的一个梦想。
规划建设的500平方公里产业园,主要用于发展汽车、重大装备等制造业,陆海空并举的大物流产业,以及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每平方公里的工业产值目标将超过100亿元,就是通过要素集聚来发展大产业。
来自萧山临江工业园区的信息显示,目前,该产业园内,已有东风裕隆、青年汽车、吉奥汽车、众泰汽车四个整车企业、五个汽车项目落户。
夯实产业基础,演绎转型升级之美
驱车前往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沿途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地铁站综合体等呼之欲出;广袤的江东前进工业园区内,青年汽车、恒科精工等一批制造业项目工地机声隆隆……下沙新城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景象,全面实施“三化”战略的开发区,正加快转型升级,迈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转型升级不是现在才有的,它是经济发展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董玮说。
董玮介绍说,2004年,开发区集聚企业,从无到有,形成四大支柱特色产业;2007年,又开始提升企业,实现从简单的制造加工到高附加值企业的转型;2009年开始,着手结构调整,从单一的制造业,逐步实现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并重。
目前,下沙又审时度势提出构建“四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即在电子信息、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基础上,确立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服务外包和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为开发区的四大新兴战略产业。
当然,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只是杭州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杭州经济运行状况如何呢?我们不妨先看看市经委的一份数据:出口恢复增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366.1亿元,增长20.8%,同比上升47.7个百分点;效益持续好转,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利税219.95亿元,同比增长39.9%;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后劲不断增强,一季度全市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投资90.9亿元,同比增长23.5%。
显然,在大产业的带动下,杭州已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机。
而这一切,还得益于杭州坚实的产业基础。“杭州块状经济发达,对原材料和机械设备需求量很大,易于产业向上游延伸,加上民营企业成长性好,已具备了向装备制造等大产业领域发展的实力,如吉利集团的汽车、万向集团的汽车配件、恒逸集团的聚酯、正泰集团的电器设备等,都具有向大产业发展的趋势。”省社科院经济学研究所一位专家这样说。
只有夯实产业基础,才能释放出生产力。
虽然目前还面临着要素价格上涨、宏观政策不定、外贸形势不明以及节能降耗带来的压力,但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上,依然坚定一条道路,那就是杭州产业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换句话说就是,要以需求结构调整和低碳发展要求为导向,立足我市优势,力争在研发、市场两端率先实现突破,继续抓好信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将汽车产业作为战略产业来抓,尽快形成千亿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制造、核电设备制造和新型电池等产业;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争取在新能源材料、光通信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等领域形成优势。
“只有夯实了这条新兴工业道路的路基,才能释放出生产力,才可能真正演绎产业转型升级之美。”市经委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