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新火车站里的和谐号列车。
|
浙江在线05月11日讯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发出了第一班世界最快的列车。
武汉到广州从原来的十个多小时骤然缩短至3小时,武广沿线坊间多了很多新的说辞,比如“早餐热干面,午餐白切鸡”“才饮珠江水,又食武昌鱼”等。在感叹神速的同时,又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因为一些普通列车被停运,有的旅客说自己是因此“被迫”选择票价高出一截的高铁出行。
“被高铁”一时舆论四起。
有人觉得在高速公路如此发达的今天,再耗费巨资造高速铁路,是资源的重复和浪费;有人觉得高铁的高票价,将大多数本来坐绿皮车出行的人们拒在了门外;也有人对高铁到底能走多远充满了担忧……
武广高铁运营了4个多月了。
这100多天给了人们理性思考的时间,也让一些事实渐渐浮出水面。
快慢之争:“被高铁”,还是优化运输模式
前些天,记者再度将武广高铁快慢之争这个话题抛给武汉铁路局时,他们先给记者出示了一份文件——有关停开五趟京广线广州方向列车的解释。
武汉铁路局方面停开的列车有五趟:四趟是武汉到广州的,一趟是武汉到长沙的。其中武广有两趟朝发夕至,占据了整整一个白天;晚上的一趟则要13个小时。
根据武汉铁路客运部门的统计,以去年11月为例,这几趟的列车的上座率都在三四成之间徘徊。这其实是能源的极度浪费。如果停运,反而可以使铁路运输模式更为合理。除了客运,武广线也一直是当地的货物运输命脉线。将低上座率的客运列车停下来,扩大货物列车的运输能力。
最后,根据铁路部门公布的数据,在暂停部分列车后,京广线从长沙和武汉经过的列车还有37对,不需要赶时间,希望坐便宜点的普通列车的旅客也大有选择。到春运、黄金周等出行高峰期,铁路部门也会加开临客。
一个事实是:过去的2009年春运,武广高铁每天运送旅客8万余人次,高峰时期每天运送旅客15至20万人次,大大缓解了武广沿线这个春运人潮重点段“一票难求”的情况。
票价之争:高票价,是否拿金钱换时间
武广高铁面对的还有一个质疑就是高票价。
武汉到广州一等座780元,二等座490元。这样的价格让人更愿意将它与机票价格相提并论,而彻底颠覆了人们一直持有的乘火车“实惠”的印象。
高铁的票价本可以由市场来作出选择,但是市场竞争目前并不充分,再则铁路运输又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很难完全以市场效益来考量。
那么高铁的票价到底是怎么定出来的呢?武汉铁路局的工作人员说,在今年两会期间,3月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的一场主题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的集体采访,铁道部总经济师余邦利解答了这个问题。
他说,目前高铁票价是由按照《公司法》依法组建的公司按照《价格法》规定的,是综合考虑运营成本、社会承受能力以及其他运输方式的价格等因素制定的试行价格。
这是一个科学的测算过程。
当时,也有记者提出了“高铁票价过高”的质疑。余邦利分析了三个原因:
从成本上来说,高铁的成本高于普通铁路。因为速度高、安全可靠性高、舒适度要求高等原则提高的建设成本,还有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为了降低社会成本而增加的铁路建设成本。比如,为了节约土地,铁路部门以桥代路,比如为了减少噪音对周边的影响,以及对车内旅客的影响,铁路部门采取了减震降噪的措施等等,这些都增加了铁路建造的成本。
就高铁而言,无论在速度、舒适度、以及品质方面,与其他运输方式及传统铁路相比都有明显提高。
客观地讲,传统铁路客运票价一直处于偏低的状态。
记者4月3日下午准备乘坐武广高铁从武汉——长沙,票价为175元,原本四五个小时的车程,现在高铁走1个半小时就能抵达。但是直到出发前,我们都一直以为以这个价位,又不算太远的路程,票应该不会卖得太好。实际情况是,记者14点至武汉站,买到的是15点55分的车票,售票员说,14点35的早已售空。
在宛若航空站的候车大厅里,旁边一位广州在武汉做服装生意的旅客说,时间就是金钱,拿金钱换时间啊。
记者此后从武汉铁路局了解到,高铁的上座率一直高于全部列车平均上座率,高铁的运输优势使其高票价得到了社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