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获奖感言·编辑如是说
今天就讲四个故事
——新闻精品是怎样炼成的
(许彤)
新闻精品,是报道的领风气之作,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新闻媒体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求得生存的坚实依托。读者的期望和多年的实践,一直逼迫着我们,要不断努力探索运作规律,将更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新闻精品奉献给这个变革时代,将更多具有新闻和审美价值的佳作奉献给读者大众。
1、《百姓广场》十年磨一剑
坚持不懈打磨精品
2000年元旦开始,衢州日报专副刊部酝酿推出了新版面《百姓广场》。当时,正值新闻时评风行中国媒体,加上编辑部有几位时评高手,而高手们与各地的时评大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里应外合之下,衢州日报诞生了这个新生儿。首位编辑是山西籍资深编辑、评论家刘贤忠,我们从笔名“晋军”便可知其来路。
对于办好这个版面,刘编辑非常尽责。首先,他是个优秀作者,自己的多篇作品获奖并被转载。编辑工作,他更是摩拳擦掌,驾轻就熟。他认真设置了“以茶代酒”、“百姓记事”等一系列专栏。这个版面一办就是10年,一些有特色的专栏一直延用至今。这一切,暗合了我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的心思。因为从事新闻采编多年,我一向反对经常性的改版。老是改,意味着不自信。是好的,就要坚持。否则,永远只能仰人鼻息,没有自己的特色。当然,在此我并没有孤芳自赏的意思,他山之石是可以攻玉的。
坚持数年,《百姓广场》得到了读者百姓的认可。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时评作家,难能可贵的是还培养了一支本地作者队伍。当初我们是有忧虑的,因为本地评论作者的基础并不好,与外地作者有些距离。好在多年经营下来,终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004年,又一位资深编辑徐勤接手《百姓广场》,他为版面增添了“另类思维”等专栏,还与陈定謇、刘贤忠两位大师撑起了日后成为全国优秀栏目的评论专栏“三人谭”。徐勤曾经是一位教师,加上资格很老,大家便不由自主地尊称他为“徐老师”。徐老师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谦逊勤奋,勤于编版,勤于写评论。他来报社二十年了,平常话不多,始终像一头辛勤的老黄牛。让人对他心生敬佩之际,暗暗羡慕他爹妈给他起了个好名字。
编稿,写稿,写稿,编稿,徐老师多年如一日,心无旁骛地工作着,甚至到了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程度。然而,命运总是眷顾勤奋的人,机遇也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这一次,徐勤撰写的新闻时评《都是“弱势群体”?》,终于从全国2000多家报纸副刊选送的数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获得2009年度中国新闻奖的5篇作品之一。
以新闻时评和百姓记事为主的《百姓广场》,开辟10年,终于结出累累硕果。
今年初,报社编委会更加重视新闻评论工作,专门成立了新闻评论部,《烂柯时评》等专栏获得初步成功。这一切,昭示着新闻评论更为美好的明天。
2、一篇书评带来一组震撼报道
细微线索争得独家
2009年3月的一天,我从《联谊报》上一篇不足千字的书评中获悉《国家特别行动:新安江大移民——迟到50年的报告》出版。作者是新安江移民、省政府参事童禅福。我当即意识到,这是一条可遇不可求的好线索!欣喜之情,相当于一名特工获取了一条价值巨大的绝密情报。作为新安江移民的主要迁居地,衢州至今尚有近6万名移民后代,因而新安江移民与衢州关系密切。放下报纸,我就拎起电话,希望远在杭城的童参事能接受我们的专访,并在衢州日报推出之前,保守秘密。新闻战,其实也是一场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我想抢到独家首发。同时,我们立刻行动起来,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筹划好报道方案。
不多久,我就带上青年记者李啸赶到杭州,满怀敬意地独家专访丹心华发二十载、为被忘却的新安江移民同乡立传的资深记者童禅福。不几日,衢州日报于3月31日推出《揭秘50年前的国家特别行动:新安江30万大移民》,两个整版的大篇幅报道,在全国媒体中无可争议地拔得头筹,我悬了几天的心终于放下。
相当震撼的图文,如泣如诉的叙述,就是为了告诉读者:故土难离,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观念。在顷刻之间,痛别自己祖祖辈辈生活、劳作的家园,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艰难的抉择和揪心的考验。50年前的浙江,这场30万人参与的新安江大移民,至今涤荡着人们的心灵。我们以作者讲述的形式,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重新走进深重的历史内幕,记下30万新安江人的悲壮移民史,祭奠和缅怀那些为中国初期工业革命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同胞。同时以生动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以史为鉴,探求移民问题解决之策。
这篇独家报道推出后,被《浙江日报》以近一个版的篇幅转载。《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香港《大公报》等媒体纷纷介绍这部新书,专访童参事。社会反响更加热烈,读者纷纷来信来电称“心灵受到极大震撼”,该书在衢州各地书店一度被抢购断货。
正因为该报道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厚重的历史感,为读者奉献了“具有独家新闻特色的新闻精品”,最终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
3、《喜迎十七大特刊》上的那些笑脸
新闻创新赢得精品
资讯的发达,信息的共享,使得新闻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独家新闻已越来越稀缺。但是,如果说独家新闻带有可遇而不可求的意味,那么,对同一个新闻报道的独家创新,却可以不断追寻。
追寻独家创新的着力点之一,就是要在报道手段上独辟蹊径,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谋求人有我特。
2007年9月底,还没有从当月紧张的节会报道中缓过气儿,我们就开始筹划即将来临的十七大报道。
全国媒体又要唱“同一首歌”,我们自然既纠结又焦虑。读者不喜欢千报一面,我们更希望能唱出精彩的乐章。
学医出身、从常山县委组织部考进衢州日报的周华诚跃跃欲试,写好了初步方案。他骨子里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没有来衢州日报之前已出版《爱左情右》。这回虽然是非常革命的重大主题报道,他和我商量,要以文艺手段来演绎一场报道。
经过整个专副刊部十多个同事的齐心协力,方案从讨论、实施,直至特刊《喜迎十七大——我们这5年:衢州民众的草根叙事》推出,一路畅通无阻,一片叫好之声。原来,如此讲政治的重大主题报道,也可以这么文艺地做,也可以这么好看。特刊推出当天,遇到一位同行领导,他心悦诚服地说:“这仗,你们又打赢了!”
从读者到专家,都认为这个特刊有创意,尤其是封面版,经我的搭档邢焰和组版员邵红的精心编辑、设计,由44张衢州日报摄影记者拍摄的普通人笑脸组成,视觉冲击力超强。我们还借用了三位资深摄影师的眼睛,他们仨提供的三组新老照片,用镜头记录历史、见证发展,读者朋友直观地了解十六大以来衢州的发展变化,非常有感染力。独家创新,犹如石中之玉。新闻工作者只有认真思索,注重积累,练就一双慧眼,关键时刻才能破石见玉,使平常显出奇崛。
后来,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动态》以《衢州日报以创意谋划十七大报道》为题,向全省通报表扬了我们的做法,认为特刊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富有创意,十七大主题突出,衢州特色鲜明,令人耳目一新。该特刊被评为2007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文艺青年周华诚,如今已投奔杭州日报,但作为我的助理,我们愉快地合作了多年,并留下了许多可圈可点的精彩报道。难忘他奋不顾身只身前往汶川,跟着红五环团队从衢州一路写博到拉萨,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遥远的小山村毛连里……
4、张遥家庭的《护理日记》
寻常小事彰显主流
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家属,我的父母一直以来关心我的生活,关注我的事业,甚至养成了遇有新闻便会爆料的“职业习惯”。2006年春节的一天,我到父母家。他们给了我一本他们的学生张遥自制的《护理日记》。
当晚,我几乎一夜无眠,流着泪看完了《护理日记》。透过日记,我看到一位不幸患上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却拥有一个充满孝心的60岁儿子;一名普通的家政员,却遇到了一个温情脉脉的爱心大家庭……805天护理日记,洋洋数万言,记录了父子情深,演绎了大孝大爱,虽然其间没有一处提及“和谐社会”,但其深意却以日记的形式烘托而出,展现了和谐家庭的美好图景,和谐社会的宏大主题。
捕捉到了好线索,这只是第一步。若操作不当,一不留神,就会浪费题材,弄成一篇好人好事新风尚的庸常报道,令人扼腕。这是平时经常遇及,也是我和读者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为此,我和摄影记者鲍卫东数次前往张家,精心采访,深度思考,并运用最先进的传播理念,力求在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段上有所突破——即分拆稿件,形成组合优势,以有限的篇幅表达最大的信息含量。
历经谋篇布局,过滤筛选,将最能表现新闻主题的信息排列组合,令我寝食难安的报道终于推出了!它们好似“集束导弹”,由现场见闻、人物篇、人物自述、生活场景、日记选登和记者手记组合而成,新闻亮点和精彩之处都被拎出来了。虽有一个版面的篇幅,但读者看起来却不辛苦,因为有现场有评论,图文并茂,抓住了受众的眼球,增强了深度阅读时代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组报道因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开展之际,在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初刊出,所以引起社会较强的反响,读者称“当代社会需要这样感人的事例和报道”。之后,该文在《浙江日报》转载,后续报道在之后的《衢州日报》推出。
这组报道最终获得全国报纸副刊年赛二等奖、浙江新闻奖一等奖,主人翁张遥家庭入选2006年度浙江骄傲提名奖,报道所在的专栏《和谐衢州的N个表情》荣获中国城市党报年度新闻一等奖、全省“共建和谐”10个优秀栏目之一。
四个故事讲完了。最后,我还想说,新闻精品就其立意而言,应该是志存高远;就其写作背景而言,应该是宏观壮阔。作为有职业理想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是当代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心随时代脉搏律动,文为读者大众鼓呼。我们的身心,要沉到基层一线,只有饱蘸勤奋、智慧、勇气和汗水,将现场的“画面”和“音响”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才能打动万千读者。据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