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鸦都不来”的偏僻山村,到年收入1500余万的富裕农家。短短6年间,临安太湖源的白沙村,完成了“草鸡变凤凰”的蜕变。到底是什么让这个地处杭州西部的山沟沟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11月18日,“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城乡统筹”杭州都市经济圈大型联合采访团走进临安和余杭,寻访白云深处的农家乐园,嬉戏碧水清波的双溪漂流,一幅幅乡村旅游的美丽景象,如同一个个精心构思的答案,无声地解读着它们的过去未来……
18日,阳光中的临安太湖源镇白沙村。57岁的“山水宾馆”老板娘夏银娣忙上忙下招呼着游客。“今年前10个月,我们家净收入就有28万元,家里还添了两辆小轿车。”在介绍自家情况的时候,夏银娣时不时地回头看看花120万建起来的新房,满脸笑容。
很难想象,仅仅6年前,50出头的夏银娣还经常和村里的壮劳力们一起,上山去偷毛竹。“那时候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仅靠卖一些毛竹、山核桃赚点钱,一户人家一年忙到头也就赚几千块。”夏银娣说,那个时候,穷得连儿子问她讨钱买颗糖吃都拿不出来。
从“卖山头”到“卖生态”的转变,来自于一场推进乡村旅游的变革。1997年,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在临安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白沙村成功招商引资,开发了临安首个生态旅游景点——太湖源风景区,并采用大打“生态牌”,叫响“农家乐”的政策,将沿途的茶室、摊点等旅游项目都无偿交给村民负责经营,除日常管理费外,其收益全部归农民所有。此外,相关单位还花巨资做宣传,为太湖源景区赢得了“小九寨沟”的良好口碑。
尝到了甜头,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办起了“农家乐”。夏银娣家的“山水宾馆”,就是在2004年开张的。如今,白沙村已有“农家乐”经营户140余户,床位4000多张,去年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经营性收入1500余万元,并形成了与景区相辅相成、共营共建的良好局面。
“以前是景区带着乡村脱贫致富,现在乡村在反哺景区了。”临安市旅游局副局长章晓静介绍,目前,临安共有13个乡镇、34个村、697户农户在家经营“农家乐”,总床位量已达1.7万余张。今年1至10月已接待游客95.99万人次,实现经营性收入4981万元,乡村旅游业已成为该市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业态,也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展农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
同样,余杭的双溪漂流也为这座“天堂门户”打开了迎客道路。“溪岸青山拥翠竹,轻舟漂入画图中。”双溪景区的生态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游客们可以在全长3.5公里双溪漂流水路上享受时而舒缓、时而惊险的漂流,感受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舒爽。
在余杭,这样诱人的地方不止一家。余杭山沟沟、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小白菜文化园等景区也日益壮大,成为地区旅游发展的主力军,而戏水、烧烤、风景游乐等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及各级各类酒店、旅行社,使余杭区初步形成了能满足不同客源群体需要的旅游产品体系。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以及食、住、行、购、娱等领域产业要素日趋完善,旅游经济的创收俨然为余杭区带来了新的经济触动。据悉,2009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55.0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29亿元,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