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上学、放学的时候,学校附近那个堵啊,简直是水泄不通,现在大城市在研究治堵良策,我们是不是也要想点办法?”近日,诸暨不少学生家长反映,目前,很多学生上下学都会用小车接送,方便是方便了,但经常会发生交通拥堵。因为开车接送孩子的家长越来越多,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记者调查发现,每到中小学上下学时段,学区周边道路“梗塞”已成不少城市的怪病,尽管有关部门尝试通过发放“家长接送牌”等方式,但依然无法破解这个难题。
校车“怪圈”,就像“麦田怪圈”一样难解?
现状学校门口交通近瘫痪
12月17日,周五,下午3点30分,诸暨江东小学,整个学区附近的多条道路以及周边交通完全瘫痪:面包车、轿车、电瓶车挤成一团,喇叭声、电瓶车警报声此起彼伏,家长牵着孩子正在左避右闪地往外冲,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校外小店买零食,接送学生的机动车停停靠靠,整个道路通行情况非常艰难。
而在同一时段,位于诸暨市三角广场附近的实验小学,情况更为糟糕,尽管该路段有4名交警维持秩序,但来往车辆只能按交警指示进行“蜗”行,整个拥堵状况要持续近1个小时。
接送时段学区路段“瘫痪”的情况在各个学校,特别是小学周围经常“上演”,最有感受的还是学生家长:“每天放学时校门口都会挤得水泄不通,我接她时都要把车远远地停掉,再走路到校门口,那边人挤人,牵着女儿走几步路都困难,如果开车过去根本移不了步。”
调查80%学生自驾车接送
记者发现,目前小学生的父母一代多是独生子女,这样的双独生子女夫妇,对正在上小学的独生子女自然是宠爱有加。
这种宠爱直接体现在接送孩子上,记者随机对诸暨市城市小学生上学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0%的小学生是家长接送,父母在机关或下班较随便的,接送孩子成了早退的理由,而接送方式上一半以上是自己开车接送。
在采访中,家长纷纷表示:“女儿(儿子)还这么小,才上×年级,老师不会送孩子,又没校车,一个人回家我们都不放心。”而正是对小学生上学路上安全的担忧,使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了众多家长不得不做的一项长期“功课”。
于是,清晨吃过早饭,众多送孩子上学的父母就已奔波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而到了黄昏落日时分,各个小学校门口又会聚集起攒动的人头和五颜六色的接送车辆,你吆我喊,喇叭声声……
“接送孩子上学,看似小事,但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社会问题。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而城市综合管理远没有达到家长们所预期的水平,接送大军的出现不可避免。”诸暨市一名小学老师如是说。
疑问为何没有“校车”接送学生
城市里上下学堵成一团,而在农村,交通秩序却井井有然。
据记者了解,早在2005年,我省就对农村中小学实行了学生接送车制度,比如在上虞市,当地专业运输公司用141辆学生专用车承担农村中小学生接送,在诸暨,共有中小学生接送车492辆,基本覆盖了各个镇乡。而为了保证学生接送的安全,绍兴市有关部门还联合出台文件,要求农村中小学接送车有老师带队等措施。
一些城市家长为此甚至羡慕农村的学生接送车。那么,为什么市区不开通学生接送车呢?据诸暨市运管部门介绍,学生接送车投放有个原则,就是在城区公交通达且能够承受学生出行压力的地方不予投放。因此,市区中小学生的接送工作多由各地公交公司承担。
一个“恶性循环”就这么形成了:跟专业学生接送车相比,公交车有固定线路,不进偏僻路段,因此并不被一些学生家长接受,宁愿选择自驾车等方式接送,但自驾车的增多,又与同一时间为学生增发的公交班次“抢道”,加剧了学区附近的交通压力。
尝试发放“家长接送牌”
为了孩子,为了安全,也为了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各地有关部门都在尝试改变这一现状。
本报曾报道过绍兴的一个举措:当地教育和交警部门向该市交通主干道旁的9所中小学校,分发了450张“家长接送牌”,要求在这9所中小学校门口两边50米范围内,只有持“家长接送牌”,才可将汽车开到校门口指定位置接送孩子。
而记者日前了解的最新情况是,“家长接送牌”制度实施以来,上述9所学校的交通拥堵等状况有所好转。但随着前几天的一场降雪,不少家长坦言,现在天气冷,而且路上车多,出于孩子安全考虑,只有亲自开车接送才放心,这450张“接送牌”平均到每个班级不过2张,能否增加点数量?
但有关部门则担心,一旦增加“接送牌”数量,会不会破坏稍微好转的上述学校周边交通秩序?
其实,备受上下学“堵”城困扰的不仅在杭州湾城市,在全国各地都很普遍,但目前尚无根治这一顽疾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