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4月16日讯(记者 龚晓)“平安市”七连冠、新居民事务局、“老娘舅”调解员,这些既是“平安嘉兴”建设的标志,也是取得的成绩。有网友在浙江微博上发问:这里面有什么秘诀么?
今天,嘉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冯志礼来到了浙江在线《问政零距离》栏目,以“大力推进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积极打造平安法治嘉兴品牌”为话题,向网友娓娓道来“平安”背后的故事。
平安建设“七连冠” “满堂红”花落嘉兴
网友问秘诀是啥?冯志礼说了“三个要”
说起嘉兴的“平安建设”,冯志礼侃侃而谈,七年“平安市”,两获“平安鼎”,下辖的七个县(市、区)也连续七年获得省级平安县(市、区)称号,这样的殊荣全省仅嘉兴一家。
有网友在浙江微博上提问,嘉兴“平安建设”“满堂红”的秘诀是什么?
冯志礼动情地说了“三个要”:要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让老百姓感受到更安全、更便捷、更和谐、更公平。
要创新社会管理,下大力气出新招、出实招,解决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以及老百姓最关注的社会公平问题。
要下大力气推进“平安细胞”工程建设。我们的家庭、社区、企业、学校等等都是细胞,只有细胞健康了,身体才能健康,社会才能健康、平安。
“大调解”、第三方、民间、司法救助
四大“要素”让嘉兴的调解工作更加多元
社会矛盾纠纷向来是“不稳定”因素的滋生地,容易引发各种群体性事件,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对于嘉兴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冯志礼介绍说,健全“大调解”机制,将信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进行“打包”,对于调处跨部门、跨区域的重大矛盾纠纷收效显著。
建立医疗纠纷调解、交通事故调解、劳资纠纷调解等专门的调解委员会,通过第三方介入,强化公信力,提高成功率。
让各种“老娘舅”、“和阿姨”、“大阿姐”等民间队伍扎根基层,结合社情民意,通过民情工作室,个人调解室来把矛盾纠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推行司法救助,力度逐年加大。从2007年以来,嘉兴共对685起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给予司法救助,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解决起到较好作用。
告别“暂住证”教育关怀“新二代”
嘉兴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高招”频出
冯志礼介绍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嘉兴的外来人口不到2万人。但到了2011年,整个市的新居民持证人数达到了203万多人,新居民与户籍居民比例达到了0.63:1,这个比例占比排全省第二。
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如此高的整体比例,嘉兴在思考,怎么样才能让他们拥有归属感,使他们以嘉兴为家能够真正的安居乐业?
冯志礼说,首先要创新服务理念,以“人性化”、“市民化”、“亲情化”为标准来服务他们。2007年,嘉兴就建立新居民事务局,搭建了市、县、镇、村四级服务体系。
2008年,使新居民告别“暂住证”,代之以居住证,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维权救助等多个方面让新居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本地居民待遇。
对于社会上普遍关心的新居民“二代”的教育问题,冯志礼说,“新二代”想要融入城市很难,回到原居地又比较困难,所以不少人成为了游荡在城乡之间的“边缘人”,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嘉兴从两个方面入手帮助他们:
一是从教育入手,以教化人。组织和引导他们学法律、学知识、学文化,特别是学技能,为“新二代”构建起学校、社会、家庭、司法“四位一体”的教育保护网络,加强对失足“新二代”的教育挽救。
二是加强人文关怀,以文化人。组建各类新居民文化组织,开展评选嘉兴市优秀新居民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不仅身体要健康,心理也要阳光
嘉兴积极关心爱护政法干警
有网友在浙江微博上提问,听说前段时间嘉兴秀洲一个民警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想问一下嘉兴政法委如何关心爱护政法干警队伍?
冯书记对这个提问叫好,他说,“平安嘉兴”建设离不开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他们劳苦功高,仅仅访谈的时间是说不完的。
去年以来,市委政法委加大了从优待警的力度;比如设立专项基金,建立健康档案、预警系统、休假计划等方式,让干警不至于因连续作战而累倒。
一个小时的访谈,很快就结束了,但是网友们的提问热情依旧高涨。大家不用担心,没有在访谈现场回答的问题,嘉兴市委政法委会通过浙江在线、平安浙江网进行回复。
本次访谈是浙江在线与平安浙江网联合推出的全省政法委书记系列访谈的第一场,接下来还有浙江各地市的政法委书记会陆续作客浙江在线,希望网友们积极参与互动,为“平安浙江”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