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5日讯 早上7点,街上清冷,店铺还紧闭着大门。
杭州转塘小学外,流动摊位前已十分热闹。这里,是学生们的早饭就餐点:烤鸡翅、煎饼,是他们的主食。车辆,从一旁经过,留下一尾烟尘。
对这幕,转塘小学校长张军林印象深刻:“人山人海,一手肉串一手鸡翅,吃的满嘴是油。”从杭州市学军小学调任至此的他发现,城与乡的差异,清晰地写在了早饭上。
城乡接合部,孩子们的早餐,都是怎么解决的?正在长个子的孩子,谁来保证他们早餐的营养与卫生?昨天,记者走近杭州市转塘小学,了解孩子们的早餐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杭州城乡接合部小学,近半学生自己解决早餐,三成选择路边摊的油炸食品
谁来保障城郊孩子的早餐营养?
昨天早上7点,下着雨。
转塘小学附近一条小路上,流动早点摊跟着学生们来“上学”了,摆在校外的马路上。只是,摊位比晴天时少了几家。
每个摊位前,都围着背书包的孩子,手里攥着钱。这个场景,转塘小学副校长张斌无奈地用“络绎不绝”来形容。
烤翅、烤肠、烤里脊、烤牛排、烤鸡排……各种带“烤”的,香味扑鼻,总能吸引孩子们。
一名胖胖的小男孩,一手拿着烤翅狠命地咬,一手拿着可乐。这,就是他的早饭。
“好吃吗?每天都这么吃吗?”走近,问他。“没,没。”他赶忙放下手中鸡翅,略显不好意思,嘴上还沾着油。
孩子们,就站在马路上,吃开了。若在晴天,汽车开过留下一尾灰尘。也许,孩子们不会发现,仍吃得津津有味。
“这些摊位来得很早,有时候6点多就来了,一直到7点半。孩子进入教室后,他们散去。等4点放学,他们又很默契地来了。”校长张军林无奈地笑了笑。
『现场』
胖男孩的早餐:一手烤翅一手可乐
这些鸡翅、牛排,哪里进的货?油,健康吗?摊位,有经营早点的资格证吗?
下午一点,记者来到生意最好的那家摊位,摊主的主业是卖文具。在孩子上下学的时候,赚副业,卖油炸食品。
文具店门口,左侧一块小黑板上写着菜单:大肉串2元一串、牛排2元一块、鸡翅2元一个……店里不见营业执照,更没有卫生许可证。
“老板,哪种好吃啊?”记者问。
“奥尔良烤翅,还有海星。”50岁的女老板走过来,揭开机器旁的一块白布。里面,一整盘的烤翅、烤里脊、烤牛排和海星。海星,就是做成星星样的炸鸡排,“这个小朋友尤其喜欢。”
“这个干净吗?”我问。
“看我干不干净?”她略显不好意思。转身,走到架子一角,拿起一桶油,“你说干不干净?”油桶上写着“五湖”,油倒挺清澈。接着,她拎着油桶,走到机器前,象征性地倒了一点进去。油炸机器内的油,是早上炸剩的,未作处理,这些油,黑黑的。不说,还瞧不出是油。
机器在温热的间隙,老板娘走进隔间,拉开冰柜,接连拿出十来包速冻食品,有奥尔良烤翅、里脊和海星。“我先拿出来解冻,要不下午来不及。”
“要这么多?卖得完?”记者问。
“就要这么多,吓人吧?有时候还不够卖。”她笑着说。
“早上也卖这么多?”记者继续问。
“差不多。”她说。
记者看了下,每包重“1KG”。算下来,一个早饭档就卖出三十余斤。也就说,约有数百名学生来这里吃早饭。
通常,老板娘先把这些肉都烤好。等学生买时,再放到油锅里回一下。“否则会来不及的。”老板娘说。
文具店的副业:忙着烤鸡翅
说起女儿的早饭,婷婷爸爸说得最多的便是:“没办法”。婷婷今年刚上小学。
为什么?
“我是公交车司机,两头班,早上和晚上。早上6点上班,晚上回到家,孩子已经睡了。”婷婷爸说。婷婷的妈妈,则在一家通讯公司做客服,“分早班和晚班,而且在之江上班。”
昨天下雨,他请假送婷婷,“她爷爷在地里干活,平时都是爷爷送的。奶奶身体不太好,在家照顾小的一个,一般不太有时间做早饭。”
同样无奈的,还有小陈妈妈。虽然家中的奶奶会做早饭,可“他不喜欢吃,家里准备的蛋糕,他也不喜欢,要去外面吃。”陈妈妈也就依着他,“不过,我每次会控制给的钱,就给个八块十块的”。这个钱,“够买早饭和坐公交车,不会剩太多。”
可陈妈妈,整个下半年都在外忙,“一周回去一次,管不到。”小陈也就更自由地在外吃早饭,“我就怕他在外面吃油炸食品。”陈妈妈也知道,外头的早点“都是三轮车推推的,没有什么正规的早餐店”。可没有其他的选择,“没办法”。
对于如何给孩子一个放心的早饭,两位家长有个同样的想法:“最好学校能供应早饭,稀饭、馒头、鸡蛋和牛奶什么的,经济实惠又放心。”
『调查』
近半学生自己解决早餐,三成选择油炸食品
那么,到底有多少孩子在外面的流动摊位吃早饭?他们的早饭,营养吗?
记者分别在转塘小学本部和转塘小学回龙校区做了早餐问卷调查,结果并不乐观。
早饭在外面吃的孩子,并不在少数。本部有30.1%,分校达52.7%。
在外面吃早饭的孩子,一般选择什么?本部,有21.8%的孩子买煎饼、油条及鸡翅等油炸食品。“从观察的情况来看,孩子填写时趋利避害了。”张军林觉得,真实的数据可能更高。分部,有32.5%选择油炸食品。
鸡蛋、牛奶,公认的营养早饭搭档。但在成长期的孩子,却把它们忘了。分部只有5.4%的孩子每天吃鸡蛋,23.26%的根本不吃。本部,也只有13.6%的孩子每天吃鸡蛋,10.6%根本不吃。至于牛奶,分部只有18.8%的孩子每天喝。本部的情况,则好得多,有67%的孩子每天喝。
关键的早饭,孩子们也并不是每天都吃。分部有63.4%的孩子,有时候饿着肚子去上学。本部的情况,则好得多。
为什么孩子们偏爱街上的流动摊?家里的早饭,出了什么问题?
“家里准备了火腿肠和面包的,我不喜欢吃。”转塘小学六年级的陈同学坦言,略显不好意思。
这些早饭,是他父母前一晚准备好的,放在桌上。不过,每次小陈都不理会。小陈说,他出门时,“爸爸妈妈还没起来,他们回来得晚,没时间给我做早饭。”早点边上,还会放一张10元钞,这是给小陈的零用钱。昨天,小陈买了2串炸鸡翅,花了5元。
五年级的小威同学,已有啤酒肚。昨天,他吃了一串炸鸡翅、一块牛排。小威,也得自己解决早饭,“爸爸妈妈做生意,起来晚。”
虽然,王同学起来时,妈妈已醒。可家中有位刚上幼儿园的弟弟,“他们要照顾他,没有时间管我。”他淡淡地说。拿钱买早点,成了常态。不过,他一般就买贡丸什么的吃。“我买过烤鸡翅。那个油,很黑,后来没敢再吃。”他吐了吐舌头。
家长希望学校能供应早饭
孩子早饭的尴尬,恰也突显了城郊学校的特殊家庭构成。
转塘小学六年级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班主任,对此颇有感触。
他的班上,三分之一的家长有工作,不过多为妈妈工作,“这里服务行业多,女性相对好找工作。”爸爸,则在家,“他们就马虎了”,而且“他们经常应酬或是搓麻将”。三分之一的家长,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一般都挺忙。”还有三分之一,“没有固定工作,靠着拆迁的赔偿款。他们,娱乐活动不少。”
这些家长,多为初中学历。对孩子的教育,显得有心而无力。对孩子的早饭,重视不够。
其实,早在去年,张军林就在学校做过学生早饭的问卷调查。那时起,他就在想如何给学生一个好的早餐环境。
在他看来,早饭不仅仅关系到孩子的身体成长,“还是个很好的亲子互动时间”。孩子看到父母上班那么忙了,还要早起为自己忙碌,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心中就会怀有感恩。“到了周末,他可能就会为父母做早饭。”这也是张校长的美好愿望。
此外,他还想,“父母早起做早饭,就意味着他们前一天早睡,少些搓麻将等娱乐活动。”
这个学期,张军林想了几套解决的办法。比如,在家校联系本上加早饭这一栏,到学期末了评选最具爱心妈妈。比如,每班评选5份最好的早餐课程表,可供家长参考。还比如,老师与摊贩沟通,劝说他们卖健康放心的食品,比如,馒头酸奶等。
小摊贩卖健康食品,可能性如何
- 乐清农民夫妇开了家免费早餐店 传递一碗粥的温度
- 乐清柳市一对夫妇办免费早餐点 施粥已有三年
- 大热天照顾3岁孙子太尽力 爷爷买完早餐倒在沙发上
- 宁波首批十佳“诚信早餐店”亮相 欢迎市民监督
- 台州早餐车为何轮子越转越沉 是坚守,还是退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