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4日讯 微博救急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采取的一种求救方式,有时候也却也被证明是一场误会。
昨天上午,网友@一片荒芜007的发了一条求救微博:现余姚有一心脏病人,急需到浙医二院更换心脏起搏器,但余姚救护车不愿意送,而浙医二院救护车不愿意去接,病人命在旦夕……
微博发出后,热心网友迅速转发。病人情况是否危急?是否急救中心和医院真的见死不救、冷漠以待?记者一番采访后终于舒了一口气——由于沟通问题,发微博的网友产生了误会,病人已经安全送到杭州就医。
沟通出问题引起误会,病人已送杭州就医
昨天下午,记者与发帖人@一片荒芜007联系上,他表示,自己是那位病人的老乡,昨天上午9点多,病人打电话向自己求助,他想着救人要紧,就根据病人所说的情况,发了那条求救微博。
下午3点多,记者联系上帖子里说的心脏病人秦大伯,他已经基本脱离危险,并能够与记者正常通话:“现在问题已经解决了,是之前没有沟通清楚。余姚市急救站正准备派车把我送到杭州的浙医二院。”记者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秦大伯告诉记者,他是湖北人,60岁,目前在余姚的舜辰老年公寓工作。2004年安装了心脏起搏器。近段时间老人感觉胸口不舒服,上星期去杭州浙医二院做了检查,浙医二院的医生建议他重新装一下起搏器,并为他开出了住院证。
昨天上午8点多,他起床后感觉胸闷、呼吸困难,就赶紧联系了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请他们打电话给杭州市急救中心,问是不是可以派急救车来接一下,对方答复“到余姚是不来接的”。
随后老年公寓的人又打电话给余姚市急救站,当时也没说具体情况,只是问送不送病人去杭州,工作人员答复“是不送的”,因为市急救站负责将全市急救病人送余姚市人民医院,不能直接将病人送外地医院,需要人民医院专家作出转院评估后才能送。可能双方当时语言交流比较简单,未能充分说明情况,遂引起了误会。
昨天16:23,网友@一片荒芜007又发了一条微博:刚刚病人打来电话称,经余姚二院检查后,目前病人已经被送往浙江二院。谢谢广大网友、媒体、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
记者又向杭州120急救中心和浙医二院求证了此事——
杭州120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则上杭州120急救中心是不派车到外地去接急救病人的,一般都是当地医疗部门把病人送来。目前杭州120急救中心的48辆急救车主要负责杭州主城区(不包括萧山和余杭地区)的院前急救,以及负责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突发事件的院前急救。而浙医二院的工作人员说,该院没有救护车。
傍晚6点多,病情稳定下来的秦大伯已经被送到浙医二院,接受治疗。
异地转院需要救护车,如何操作
关键时刻,120急救车的及时与否,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危。那么,像上文提到的那个例子,异地转院一般要如何操作?
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蔡文伟博士告诉记者,急救病人转院要符合三个原则——
一是就近就急,二是专业对口,三是病人意愿。
如果病人有意愿想要转到更好的专科医院或者有自己熟悉医生的医院,可以直接打电话给当地120急救中心,只要对方医院愿意接收而且120也确认接收医院有床位,一般都是可以转院的。
但也有例外情况,因为120的急救医生有权利来做出判断,如果他们认为病人的情况比较危险,容易在转送途中出现状况而得不到在医院里所能享受到的有效救治,也是可以拒绝病人转院的。“因为生命高于一切,病人毕竟不是专业人员,可能并不了解情况。急救中放在第一位的是生命,其次是功能,第三才是病人的偏好和要求。”
院前急救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急救服务,一个是特需服务。特需服务就比如,病人已经在某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病情稳定,但经过会诊后认为病人应该转到条件更好的医院去,那么就要动用救护车的非急救车辆来转送病人。急救中心一定是在先满足当地急救服务的情况下,再满足病人的特需服务。
蔡主任说,“急救病人异地长途转运可能存在巨大风险。像今天这个病人的情况,可以在当地医院进行急救,等病人情况基本稳定后,再由当地急救中心调用转运救护车,将病人送到他想去的医院。”
事实上,当地急救中心也正是这样做的。
- 微博及时沟通“温暖”古镇商户
- 医生微博受网民追捧 平和交流改善医患关系
- "古城钟楼"的微博君找到了 "铛铛铛"不是人敲是程序
- 长期使用电热毯会不育吗 浙江微博医生答疑
- 微博热传乐清女孩失踪消息 记者调查发现内容失实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