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北干街道明星村安置小区——明怡花园。吕耀明摄
浙江日报讯 萧山城北村正在脱胎换骨。
川菜馆、沙县小吃、理发店、洗脚屋……林林总总的门面房招牌还在。清晨,走遍整个村子,却已大都人去楼空。只有村口的一面布告墙上,几十幅招工、租房的小广告还讲述着曾经的喧嚣。
眼下,萧山正在实施新一轮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覆盖主城区18个城中村、7600多农户、26000多人。目前,2012年先期启动的6个城中村(社区),涉及农户3400多户,8成以上已签约,城北村的签约率,更已超过了98%。
这个远近闻名的萧山城中村,和区行政中心仅隔一条马路。高峰时,面积700多亩的城北村聚集了近两万的外地人,是本地村民的5倍。
这几天,安徽人老董的开水房已经没了生意,他说两三毛钱一壶的开水,以前一天能卖出200多壶。就在这个小村子里,有5个这样的开水房,因为外来租客很多,生意都不错。
“不能不改了!社会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村支书盛一祥的忧虑,和很多城北村村民一样,来自切身的感受:卫生环境差、治安隐患多、违章搭建密布。他刚把村里去年用于保洁的费用算了算,超过100万元。即便是这样的投入,村民还是对居住环境颇有怨言。
如今,未来城北村的规划图就放在村委会大楼里,人们对里面每一个细节津津乐道:新建24幢安置房、70亩绿地、两个幼儿园、一所小学、7000多平方米的菜市场,还有三四个停车场……
“一直以来,萧山人多地少,开发平台小,城市与乡村交错杂合。城中村的改造,既为城市发展拓展空间,更致力于提高百姓生活品质。”萧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办公室党组书记俞国雄说,从更长远的意义来讲,它会改变区域社会生态和经济结构形态。
对新塘街道王有史社区书记朱渭定来说,“春节前是闲不下来的”。朱渭定这两天在忙三桩事,一是安排村经济联合社的年底分红,其次是考虑拆迁改造后60亩村级留用地的招商开发。而最重要的,是组织村民代表每天去工地查看安置房工程质量和进度。据了解,这是萧山每个安置房小区都配备的一支编外监督力量。王有史社区的这支“民间监理队”总共9个人,分成三班,轮流上岗。
按照三年行动计划,需新建450万平方米安置房,目前已开建105万平方米。整个改造匡算投资400多亿元,为此萧山还组建了城区建设有限公司,由政府主导,吸引了8家民企参加。
站在28米宽的育才路旁,王有史原来最宽不到5米的村道已经荡然无存。这个曾经的城中村,已经从脉络肌理里发生着改变。伴随着萧山城区南部路网的加密,贯穿南北交通大动脉穿村而过,信息、资源、资金……各种要素资源日趋活跃,铺就了一条转型发展的大道。
如果说,风情大道两侧湖头陈、东湘的大规模改造,是伴随着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后打开的新城市格局。那悄然启动的萧山城区南部朝阳社区的拆迁,则要为地铁二号线终点站综合体预留建设空间。列入此轮城中村改造重点的新塘街道郎家浜、下畈朱,则将成为杭州铁路南站交通枢纽中心区。
城的改变,最终是人的改变。出租房子、开家小店、办个作坊小厂,曾经是很多城中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今,他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盛一祥原本在村里租了几间房,经营一家剪刀厂,这两年因为原料、人工费用的上涨,效益大不如前。关还是不关,这个多年来犹豫不定的问题,这段时间逐渐清晰起来。改造完成的城北村,会是萧山城市核心区的黄金区域,今后“做商贸服务业的机会应该会更多”。
- 霞浦山前村一农田"改造" 回填泥土竟成私倒建筑垃圾
- 萧山供电局农网升级改造摸出“减法”经验
- 浙江将开工建设15万套保障房 农房改造也有新突破
- "包揽式"服务 宁海304个村庄通过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 衢江区卢家村开展城中村改造 村民天寒地冻盼新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