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日前,42岁的贵州人夏某和其他民工专门到宁海法院深甽法庭,向办案法官当面道谢,在法官的帮助下,他们拿到了27万多元欠薪。
2012年2月,夏某来到宁海打工,在一家铸造厂从事锻造工作。谁知,几个月后,该厂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工人三四个月的工资。夏某等35名务工人员大多来自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他们都希望能尽快拿到工资回家过年。
这家工厂有两个老板:一个是经营这家工厂的,姓李,已经跑路;另一个是工厂注册登记的老板,是当地的一个张姓农民。农民工找不到李某,就去找张某。张某却说什么也不肯支付欠薪:“这和我没关系,你们不应该找我。”
协商了几次,还是拿不到工资,民工们只好找镇政府,也没有得到解决。
2012年12月4日,夏某等人将张某告上法院,要求支付欠薪共计27万余元。深甽法庭办案法官说,该案件受理的当天,他们就进行了调解。
法官联系张某到庭,经过一天的调解,案件调解结案,双方约定支付的最后期限是12月20日,张某承诺当天支付部分欠薪。
不想,调解后不到两天,夏某等人再次来到法庭,说张某没有履行当天支付部分欠薪的承诺,他们准备把工厂里的设备、产品和原材料搬走卖掉。“你们千万不能这么干,这样做是违法的!”办案法官赶紧拦住了情绪激动的工人。
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张某。法官紧急出动,当天下午,就查封了工厂内的设备、产品和原材料。
根据一般的流程,查封的财产还需经过评估、拍卖等程序,短期内民工很难拿到劳动报酬。法官一边到处找张某,一边做张某亲属的工作,要他们帮忙支付欠薪;一边和镇政府联系,万一张某及其亲属拿不出钱,希望镇政府能垫付部分欠薪。
在多方的努力下,12月10日,张某终于出现了,带来了10万元现金;到了约定的12月20日,张某又拿来10万元。剩下的7万多元,张某说他实在拿不出来了,让法院把查封的东西拍卖掉。法官和当地镇政府沟通,镇政府先垫付了7万多元。近日,这35名农民工终于拿到了全部27万余元欠薪,安心地踏上了回家之路。
- 欠薪严重企业将被限制投标 热线"96309"24小时讨薪
- 浙江交通系统打造“零欠薪” 政府资金拖欠将不批新项目
- 天台法院开辟司法绿色通道 帮民工追回欠薪
- 宁波政府立下军令状 欠薪外地企业将被请出市场
- 义乌俏成工艺品厂资不抵债 法院将拍卖机器设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