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当时,国民政府决定紧急征集十万青年学生,与日军再次决战于印度。
1944年9月,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上发表了激烈昂扬的即席演讲,说道“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
当年10月开始征兵,知识青年(男性)年满18周岁至35周岁、有中学以上学历、体格标准符合条件者都可以志愿参加,数额暂定十万。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口号,很快响遍了全中国,引发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知识青年报名参军热潮。除了号召之外,蒋介石还特令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参加远征军服役,一些政府高官也纷纷带头送子女从军,据说中央大学和重庆大学两校报名人数竟达到在校生的1/3。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省,青年学生报名踊跃,人数很快突破10万定额。1945年1月开始,应征入伍的青年远征军共12万人开始在各个基地接受新兵训练。
张廷鹏说,他们班报名参军的学生不算多,有五六个,他是最坚定的报名者之一。“很多同学因为家在当地,而我那时是孤身一人,又是从沦陷区过来的,对日本人的残忍有亲身经历,恨死了他们……”
张廷鹏他们先由学校组织欢送,到重庆鸳鸯桥报到集中,然后由部队军车载着,从重庆送到成都飞机场,由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的运输机,经“驼峰航线”越过喜马拉雅山,最后送到印度一个叫沙地亚的地方接受集训。
经过选拔训练成为坦克车手
高中毕业学历以上,身体条件最好的一批学生,会被选入空军,送到美国参加飞行员培训——这是张廷鹏和他的同学们梦寐以求的幸事。可是飞行员的选拔非常严格,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考核,是把人绑在一张椅子上,椅子飞快旋转,停下之后人从椅子上下来,如果能站着不倒,还能辨明方向,才算合格。很少有人能过得了这一关,张廷鹏也不例外,他从转椅上一下来就摇摇欲倒,完全搞不清东南西北。
飞行员录取过后是坦克和炮兵部队,坦克兵的严格程度仅次于飞行员,属于第二档,张廷鹏被顺利录取,编入战车二营。
培训内容先是驾驶汽车,同时要学会使用武器,比如手枪、步枪、机关枪、平射炮……张廷鹏记得,新兵教导队的队长叫陈炳璋,上海人,曾在美国西点军校进修过,外语特别好。
学会开汽车之后就开始学开坦克。张廷鹏说,坦克驾驶比汽车要简单一些,有两个操纵杆,要向左转,就把左边的拉杆拉紧,这样左边的履带就不动了,而右边的仍在动。向右拉右边的操纵杆……当时战车营配备主要是美制M3A3坦克,里面一共5个人,全都是年轻的名校大学生:
正驾驶——张廷鹏,金陵大学
副驾驶——王会期,清华大学
炮手——夏良哲,中央大学
装填手——张练斋,中央大学
通讯员兼机枪手——曾承策,交通大学
这些当年在异国土地上浴血奋战的兄弟,就是70年后张廷鹏的儿子发微博替父寻找的远征军老兵。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