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04日讯 “这件我要了,还要再买一件……”昨日早上7时左右,丽水大街上大多数的店还关着门,市老年大学院内的“爱心老人陈金英羽绒服义卖点”却早已是人头攒动,试穿、付钱,大家忙着争相购买。
30年里捐款捐物57万余元,自己却连穿了十多年的羽绒背心也舍不得换,当企业遭遇困难欠下巨款后,82岁高龄的她依然选择勇敢担当,苦撑企业还借款不失信于人,这位慈善老人的故事感动着丽水这座城市。
30年捐款物57万余元
陈金英是金华武义人,年轻时就扎根在莲都区老竹畲族镇卫生院,一干就是28年。
上世纪8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外甥让她帮忙制作羽绒被,过硬的品质让她赢得了好口碑。她从中看到了商机,3000元起家,办起了羽绒服装厂。
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陈金英自然特别了解贫困群众的疾苦,赚到钱的她也十分热衷慈善事业。
1996年,地区福利院捐款4500元;1998年长江洪灾,捐衣服被子85400元;2000年,向莲都百岁老人捐羽绒服150件;2001年,向武义革命老区捐羽绒衣价值56000元;2003年春节看望5家特困户捐5200元,2003年,庆元竹坪村失火捐48200元……翻开一本已经发黄的笔记本,里面记载了多年来公司发生的大部分事情以及各种名目的捐款捐物。30年时间里,陈金英在包括四川汶川地震、印尼海啸等大大小小事件中共捐赠衣服、钱物合计达到了571490元。
不愿破产苦撑企业为还债
“虽然得不到家人的支持,但我还是希望能把兴华羽绒品牌做大做强。”2004年,陈金英通过向朋友筹措和银行贷款,在水阁买下5亩地,投资1500万元建起了两幢厂房。
去年9月份,因为银行贷款出现不畅,公司资金困难,加上市场竞争激烈,投资1500万元的厂房,以900万元的低价卖给了别人。陈金英则带着几个熟悉的老工人,租了个厂房,继续生产。
“处理完厂房,还欠着200多万元,大家都劝我把公司破产了安心过晚年,可借我钱的朋友大多是拿退休工资的老年人,这些钱对他们来说来之不易,不管怎样,我都不能失信于人,一定要把钱还给他们!”陈金英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销售,她的欠款减少到了160余万元。
现在,她的厂里还有200多万元的存货,以低于成本价出售。年过八旬的她还带着工人,跑到碧湖、青田、武义等地销售羽绒服。
“最便宜的50元一件,最高的也只要400多元,而实际上,这些衣服有的成本价都比售价要高。”陈金英希望生产的新款服装能带动老款销售,多卖出一部分产品,换回一些钱还债。
为爱心老人义卖羽绒服
老人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为了帮助她渡过难关,市慈善总会联合《处州晚报》,在市老年大学内举行“为爱心老人义卖羽绒服”活动。义卖活动原计划在上午9时开始,但许多得到消息的市民7时不到就赶到了现场选购。
今年80岁的朱忠英在儿媳妇的陪伴下买了一件羽绒背心,她说:“我们是同龄人,我在家不仅不用干活,还有保姆帮忙照顾起居,可她还撑着一个企业,实在太不容易了!”一件、两件、三件……在现场,大家大包小包买回家。
“算不清卖了多少件了,谢谢大家的帮助,真的很感动。”陈金英忙着帮顾客试衣服,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现场还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庆元两家企业的负责人,特地从庆元赶来,拿出一万多元钱购买了250件羽绒服。“我们看了老人的故事后很感动,2008年庆元遭遇台风‘桑美’袭击时,她还向庆元受灾群众捐了400件羽绒服,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她遇到了困难,我们理应帮助她。”浙江元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毛仁贺还特地带来了一盒自己公司生产的“银耳羹”送给老人。
陈金英的“兴华羽绒服装店”位于市区中山街奥斯卡电影院对面二楼,如果市民有需要可以直接去店里购买,一起帮助这位老好人。
- 做善事反遇烦恼 慈善家为何成了“唐僧肉”?
- 因为一餐慈善年夜饭 他把慈善当成事业来做
- 广宇慈善协会——浙江房企第一家慈善机构
- 世茂设公益组织“三年级Ⅲ班” 建百家爱心医院
- 杭州碧桂园:房子未卖先助人 慈善捐款已超17亿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