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籍在浙创业者陈尘——梦想在这里开启
初二游西湖、灵隐,初三玩西溪、运河,初五登北高峰拜财神庙……这个春节假期,陈尘夫妇带着家人在杭州各地游览观光,“以前我们都是回老家过年,今年也让家人来看看我们创业、生活的城市。”
陈尘是地道的客家人,出生在广东惠州。“不是知音不到此。来到杭州就像遇到了知己。”陈尘说,这座城市的包容、活力,让她倍感亲切。2009年初,她毅然辞掉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开始自己创办公司,从事文化传播,并给公司取名为“上善文化”,“上善若水,水正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大年初四,陈尘开车带着家人特意来到莫干山路的美都广场,那是她开始创业的地方。“一开始只租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办公室,员工只有几个人。”就在这里,她们办起了本地第一份专业的高尔夫杂志《中华高尔夫周刊》。
车子驶入西溪路,这是陈尘新的办公场所。尽管大多数员工已经回家过年,偌大的办公室里,仍有三五人在埋头整理文案。记者凑过去一看,原来是给宁波一家家电企业做品牌策划方案。陈尘说,2011年公司转型之后,业务量也直线上升。
“等我们继续把业务做大,就可以把爸妈接到杭州来,一家人一起生活。”送家人去机场的路上,陈尘心里一直盘旋着这样的想法。(见习记者 梁国瑞)
云南籍医务人员杨灿——直把他乡作故乡
杨灿,28岁,老家在云南曲靖市陆良县,是浦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
今年春节,杨灿依然放弃回乡过年,选择坚守岗位。“家太远了!到曲靖,坐火车要36小时;还要再倒二趟车才能到家。春节放假才7天,我路上就要花6天,不如留在浦江。”杨灿说。
外面的鞭炮一阵接着一阵,杨灿说:“我心里很矛盾。既希望春节里有病人上门,我就不会孤单,可是怎么能盼望人家大过年的被狗咬呢?”
正说着呢,一位8岁的小女生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疾控中心。女孩父亲说,孩子是昨晚与家里的宠物狗玩耍时,不小心被咬的。杨灿告诉他,注射狂犬疫苗是必要的,并一一交待注射后的注意事项。
2009年从江西宜春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后,杨灿就选择了浙江。在他看来,浙江经济发达,个人发展的机会也更多。
杨灿的坚守,感动了门卫张世篪。老人62岁了,无儿无女,与老伴一起担任门卫工作。于是,三个人就凑成了一个“临时家庭”,在大年夜热热闹闹地吃了顿年夜饭,这已经是他们的第3个共同春节了。
“我喜欢这个孩子,踏实肯干。我们三个人的春节,也挺热闹的。他给我讲他家乡的习俗,我教他说浦江话。我也感到有自己的孩子了。”张爷爷动情地说。(记者 徐贤飞 县委报道组 方镖 杨远航)
安徽商人孟繁良——砀山梨花异地香
蛇年春节,孟繁良像过去10年一样留在长兴。他来自安徽北端的砀山县,那里盛产砀山梨。
“春节水果热销,我想趁这个机会多赚点。家里老人也接到长兴了。”老孟说。现在孟家的水果超市,已经开出了9家连锁店,触角也伸到了与长兴交界的安徽广德。
不过10年前,孟繁良从离长兴600多公里远的砀山初来长兴时,身上只有千元生活费。那时,他和老婆两人租了间屋,每天天不亮就要去附近的木炭市场捡树皮烧水,老婆卖开水他卖水果。
“我花80块钱买了辆旧板车,走街串巷卖水果。”孟繁良回忆说。老孟本想等孙子长大了,告诉他爷爷当年怎么来长兴创业,可惜后来这辆板车弄丢了。
推着板车卖了几年水果,孟繁良就琢磨着开店。2006年11月,老孟的第一家“百果园”水果超市开业。
接下去的几年里,孟氏果业的“百果园”以每年1至2家新店的速度,在长兴水果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老孟主打的产品之一就是砀山梨,批发和零售都有。“现在长兴大概80%的砀山梨从我这边出,家乡有人替我代收,一车车运来长兴。”老孟估计了一下,去年有30多车、数百吨砀山梨从老家运来长兴。
尽管过年没有回砀山,但孟繁良和老家却因这砀山梨,紧紧牵系在一起。“砀山那边梨花盛开的时候,可漂亮了。”老孟说。2008年他回老家,还包了村里一年的电费。
从推着板车叫卖到开出连锁水果超市,今年50岁的老孟想走得更远。2013年他准备新开三四家门店,已物色好了位置,而广德的那家一个月之内就会开张。“未来几年还准备成立公司,把砀山的特产、北方的特产都介绍到这里来。公司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亚圣’。”老孟对未来充满希望。(见习记者 沈吟 县委报道组 丁珊)
- 宁波市谋划“双千双百” 行动支持浙商创业创新
- 90后在校生李强强:要为商二代同学创业提供养分
- 嘉兴"四边绿化" 向江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迈进
- 取“创业经”送项目礼 常山兴起“创业拜年”潮
- 宣剑波:住在租来的房子里 5年公司做到年营收800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