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轨道工在工作
》》》本网先前报道:
《2013春运人物谱(一)铁路导购员王友照的服务秘笈:13年没说过一句"不知道"》
《 2013春运人物谱(二)63岁志愿者城站免费赠书 返乡民工学会给孩子挑读本》
浙江在线杭州2月20日讯 (记者 潘杰 通讯员 陈晶晶 吴艇 方瑜) 双膝倚住铁轨,身体前倾保证眼睛和铁轨平行,同时手呈“拔枪状”撑住身体。
这是43岁的轨道工陈剑经常做的动作,为的是判断20米铁轨间的高差,膝盖因此都起了老茧。
他是杭港地铁公司工务中心的轨道工班长,带着12个工友负责地铁1号线正线、车场线约130公里的轨道养护维修。
在营运结束后的夜里,他和同事们需要独自在隧道内步行约10公里查看,是轨道病害的“啄木鸟”。
1公里要花20分钟慢走细看
轨道水平落差不能高于7毫米
地铁轨道工承担的工作不少,线路巡查、轨道探伤、道岔维护。平时最主要的就是线路巡查,也就是在1号线结束运营后下轨道步行查看,保证轨道的几何尺寸。
这个时间通常在晚上10点半到次日凌晨4点间,每晚两个人沿着上下行轨道各自检查。目前,地铁1号线的正线轨道长约96公里,加上七堡车辆段、湘湖停车场的车场线都属于检查范围。
陈剑说,检查都是分段进行的,每晚都约10公里,需要带上规矩水平尺、卷尺和小锤子。因为要求看的仔细,走1公里的时间通常不能少于20分钟,全程要走上3个多小时,期间还要不时蹲下看高差。
地铁1号线的轨道是25米长的铁轨连续焊接而成,仅焊缝就有8000多个。 按照标准,单轨前后的水平高差不能大于7毫米,平行铁轨间的高度差不能大于5毫米。
当然,规矩水平尺是最为直接的,可以很直观测量,但不可能一路测量。所以就得靠巡查的眼力,因为高差通常也就几毫米,比如得细致观察手电筒照出的反光。
“这个要靠经验的,离太近不明显,基本20米左右的能看出来。”
此外,还要用小榔头再确认。“要自由落体下去,如果落在铁轨上有铛铛铛铛的反弹声,那就是好的。如果落下去是噗的声音,也没了回声就是有内伤。”
陈剑说检查都是当场在铁轨上做记号,次日就递交维修工单。如果没内伤的,通常是在螺栓处增加垫高片。地铁1号线的轨道采用的是60钢轨,也就是每米重60公斤,垫高一处就需要几个工友协同配合。
除了例行检查,陈剑说每年都会用机器进行两次轨道系统探伤,每个月还会定期对轨道进行打磨,确保行车顺畅。
春运期间站在车头测量颠簸
今年下雪天都在道岔边加班
轨道工分白夜班两个时段,晚上主要是线路巡查等。陈剑说隧道内是“冬暖夏凉”,和外面的世界大不同。要是检查高架站就没那么幸运了,尤其是这个冬天,凌晨要穿不少衣服御寒。
去年夏天1号线试运行时,大雨持续了好多天。为保证轨道上方输电线路的安全,陈剑在检查乔司、乔司南这样的高架站轨道时,都只穿雨衣而不打伞。也同样要在风雨中蹲下盯轨道高差。
白班则是以在基地维护设备为主。今年春运期间,陈剑白天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随车体验。每天9点到17点,他要不停地换列车,在湘湖与文泽路、客运中心与临平间来回实测。
“我就站在司机的左侧,眼睛盯着轨道旁的示距牌。一旦感觉有摇晃,就立马在本子上记下大概位置。”
陈剑说出于精确的考虑,运营结束后检查时,这个点前后50米的轨道都要查看。像龙翔桥、定安路两站间有段转弯轨道很急,除了格外关注轨道磨损,他还会特别留意车速,好给出建议。
进入2013年后杭州连续出现降雪天气,不少地铁列车都是从湘湖停车场出发的。这是个露天停车场,冰雪天最容易导致道岔冻住,从而影响出车进度。陈剑和工友凌晨结束检查后,还要在道岔边铲雪保畅。
“也要视雪量判断的,基本每半个小时就要去看一趟。”
陈剑是去年情人节加入杭州地铁的,之前他是铁路杭州工务段宣杭线的轨道工,干了整整18年。
“这个日子我记得很牢的。我想过了,前18年在铁路工作,后18年就在地铁上班,正好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