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2月20日上午,义乌召开干部动员大会,部署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重头戏,把与之相关的十大平台、66项改革和建设项目,全部制定有刚性约束力的路线图、时间表,分解落实到每位主管领导、责任部门,开展全方位的改革攻坚。
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后,义乌市根据实际探索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这是一种全新的外贸方式,传统的监管体系不适用,急需在工商登记、税收制度、检验检疫、海关申报、外汇管理等方面获得突破。
义乌市委的“年初第一会”就是改革誓师会,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配合,另一方面从自身改起,带着任务查找阻力点,破除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框框、制度框框。
过去,只有专业外贸公司才能从事进出口业务,而义乌的外贸主体多数是市场经营户和境外采购商,他们只能通过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无形中增加经营成本和时间成本,加大经营风险。为此,义乌工商部门大胆创新,注册登记“市场采购”外贸公司,颁发专门用于从事市场采购贸易的营业执照,使一大批个体工商户和境外自然人获得外贸经营权。目前,义乌共有涉外经济主体4811户,其中从事“市场采购”的外商投资合伙企业1262户。
检验检疫是货物贸易的重要监管制度,有严格的法律规定。而小商品出口多为小批量、多品种,每个集装箱的商品多达上百种,如果每种商品都申报和报检,将带来巨大的人工、时间成本,也不适应贸易便利化的国际潮流。义乌市有关部门探索按出口商品的货值大小、风险程度、信用等级等分类管理,采取自检、验证、核查等3种模式监管。目前义乌口岸80%的报检商品通过集中审单出具通关单,以前需要2天的办单周期缩短到1小时内。
“市场采购”不同于一般贸易,不能享受相应的出口退税政策,削弱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义乌市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采用边境贸易方式,按“旅游购物商品”进行税收征管;过去个人难以结收汇,义乌会同银行创新外汇管理,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贸经营户和境外个人开立外汇结算账户,由外贸主体个人结收汇;货物出口从审验、封箱到转关,按传统程序需要一周时间,义乌海关试行“流程再造”,采用转关申报单的自动审核、放行和自动核销,使转关申报单的平均放行时间缩短到6小时……一批阻碍贸易便利化的陈规陋习正在被一一破除。
-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肖鲁伟提问食安办监管体制建设
- 义乌300亿助推国际贸易改革 六大项目落地
- 义乌投资300亿助推国际贸易改革 300亿花在六方面
- 参与国际贸易改革 义乌规定符合3种情况犯错可免责
- “双面贪官”,打了监管体制的脸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