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不营利”民办非企 提升政府埋单的养老服务质量
2013年02月27日 08:44:03

   浙江在线02月27日讯 给你一间拎包入驻的免费办公室、不需要你自己出门找生意、政府掏钱购买你的服务,当然,你赚的钱也只能投入再生产……你愿意开这样一家“不营利”的民办非企吗?

  昨天,杭州湖滨街道伸出橄榄枝,欢迎有志之士创办民办非企,增加竞争,提升政府埋单的养老家政服务质量。

  橄榄枝身后有个大背景——杭州市“民非”数量年增两成,最近两年,开始进入爆发期。杭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罗庆华说,“2012年123家,现在还在2013年的正月里,已经新增13家。”

  民办非企,是指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比如杭州帮一把便民服务社和杭州唯康养老服务集团公司,都是“民非”。

  社区发的服务券,每月能买16小时家政服务

  昨天上午,羊血弄。89岁的万奶奶挨着卫生间的木门,跟正在洗毯子的助老员高阿姨热络地聊着“……青菜贵了五角钱……”。

  高阿姨40多岁,扎一块围裙、戴橡胶手套,熟练地搓洗着,聊了一会儿,扭头大声劝:“你腿脚不好,还是坐回去吧。”

  万奶奶在卧室坐下,跟记者指指床边两米多高的双门衣柜:“你看,床上的毯子是小高替我换上的,她还帮我把厚的那床被子拿出来了,五六斤重呢,我可拿不动。”

  万奶奶腰椎间盘突出,动过手术,腿脚不太灵便。“买东西和配药,也都是我坐轮椅,小高推着去。”

  12点多,高阿姨干完活,万奶奶拿出一大张服务券来,小心翼翼地撕下两小张,一边交给高阿姨,一边跟我讲:“这是社区发给我的券,我不用掏钱。每个月,我可以叫她来做16小时。”

  跟万奶奶一样享受免费券的老人,湖滨街道有426位。

  正因为杭州有越来越多的“万奶奶”,养老类“民非”才有生存的理由和发展的空间。

  免营业税办公室免费用,政府扶持养老服务

  这样的服务券,湖滨街道每年要发出去5万多张,最终都汇总到高阿姨所属的帮一把便民服务社,“帮一把”凭券跟街道每月结算。

  “帮一把”负责人郭女士算了一笔账:每张服务券,街道支付18元,按湖滨街道每年总计大约5万多小时计算,“帮一把”在湖滨街道的年度“营业额”是七八十万元。

  “办公场地免费,基本无税收。包括过年过节的员工福利在内,助老员平均报酬为14元/时。”另需扣除保险等费用、管理人员薪水等等,按照郭女士提供的说法,1年下来,尽管街道为其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地,但赢利只能维持在1元/时左右。一年一个街道不足5万元,并将投入再生产。

  “帮一把”负责湖滨、望江、南星、小营四个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年“营业额”约300万元。

  紫阳、清波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则基本由另一家“民非”——杭州唯康养老服务集团公司承包,负责近1200位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雇佣助老员80人左右,街道结算为20元/时。

  “唯康”相关负责人贾小姐说,它们2011年开办,“第一年没赚到钱,第二年赚了,正在计划用赚来的钱扩大服务范围。”

  “清波街道给我提供了2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地,桌椅齐备,我们只需自带电脑、支付办公消耗品和电费。要知道,这样的办公室场地,自己租的话,每年得好几万元呢。一般企业需要支付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也跟我们没关系。”贾小姐认为,社会需求不断扩大,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老年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高,“我们出售的服务,早已供不应求。”

  湖滨街道伸出橄榄枝,欢迎更多类型“民非”来竞争

  对老人来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免费的服务;对养老“民非”来说,提供的服务供不应求……然而,服务质量不高、缺乏竞争的问题也渐渐显露。

  家住青年路的朱奶奶坦言,助老员基本都能完成规定的任务。不过她也曾遇到过一个,来了只是陪她聊天,该干的活一点都没干。对此,老人们心态都挺好:“一方面,跟外头家政公司20多元每小时的费用比,我们这里是低一点;另一方面,有些助老员也是‘4050’下岗人员,还是住一个街道的,身体也不见得很好,哪里好意思要求蛮高?”

  “培训、服务都是有严格保障的”,采访每一家“民非”,记者都会听到这样的表示。但是对于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民非”们也都众口一词:“赚的钱不能分红,只能投入再生产,获利不多是一大原因。”

  事实的确如此。办一家“民非”有那么多优厚的条件,当然也有制约。根据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公布实施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根据《条例》,民非的一个明显特征是:非营利性。

  尽管如此,政府也希望更多类型的“民非”机构加入其中,来分解政府的一些负担,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需求,并通过竞争来逐步提高服务质量。

  “相信社会上有这样的人士和团队,他们有资金,也愿意为百姓服务,”湖滨街道书记毛素云说,“我们希望能找到他们,有充分的竞争,才能为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包括养老在内,0-3岁学前教育服务、帮助市民人文素养提升的服务……政府都可以考虑购买。”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裘晟佳 编辑: 马岩竹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明年起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可享受进口免税政策
  • 德清县民政局公益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可直接登记
  • 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员的华丽转身
  • 杭州每年安排500万扶持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