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8日讯 市食安办对去年下半年全市乳制品评价性抽检结果公布后,引起了广大消费者和网民关注。市委书记王辉忠、市长刘奇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批示:此事关乎民生大事,各职能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迅速地做好排查整改工作,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针对网民和公众关心的问题,本网记者采访了市食安办有关负责人。
为何鲜奶产品合格率特别低?
该负责人答:此次市食安办发布的乳制品评价性抽验结果,是对2012年下半年宁波市场乳制品安全状况进行的综合评价。其中共抽检鲜奶、酸奶、纯奶、婴幼儿配方奶粉4个品种乳制品608批次,不合格63批次(均为鲜奶),合格率89.64%。鲜奶抽样地为大型超市和家庭订奶箱,其中大型超市抽检的鲜奶合格率为87.13%,家庭订奶箱的鲜奶抽检合格率为50.00%。
检验结果显示,鲜奶不合格原因是部分样品检出大肠菌群超标和β-内酰胺酶阳性。鲜奶中检出大肠菌群超标以及β-内酰胺酶阳性和温度有关,夏秋季气温高,家庭定购的鲜奶由于未及时放置在冷藏条件下,会造成细菌生长,包括各种耐药菌株的生长而引起大肠菌群和β-内酰胺酶的超标。据宁波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测中心的检测数据显示,8-11月份共对201批次鲜奶进行了β-内酰胺酶检测,其中8月份抽检74批次,35批次阳性,阳性率47.3%,9-10月份抽检49批次,4批次阳性,阳性率8.10%,11月份抽检78批次,1批次阳性,阳性率1.28%。这说明随着气候转冷,β-内酰胺酶的含量也会随之下降。
宁波市乳制品总体安全状况如何?
该负责人答:宁波市相关食品监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乳制品安全。宁波市农业部门每月两次对奶牛养殖场和奶站进行巡查,重点检查养殖场标准化生产、养殖档案记录、投入品使用、奶站“两证一单”和检测开展情况,每年对生鲜乳实行例行抽检和不定期监督抽检相结合,每年抽检样品150个左右,至今未发现不合格样品。宁波市质监部门2012年共监督抽查乳制品2540批次,其中原料乳1491批次,成品乳制品1049批次,1批次成品乳制品不合格(乳酸菌数超标),合格率99.91%;成品乳制品中鲜奶监督抽查了335批次,合格率100%。宁波市工商部门2011-2012年在流通环节共抽检各类乳制品4210批次,内在质量合格率均在98 %以上;今年又结合元旦、春节两节市场监管,对液体奶进行了一次专项抽检,共抽检75批次,合格率92%。
下步政府监管部门对加强乳制品监管有哪些措施?
该负责人答:针对消费者和网民的关切,根据市主要领导批示精神, 27日下午,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强乳制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措施,要求各监管部门认真分析原因,对奶源及乳制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抓好监管,并进行全面排查、抽检,检验结果将及时向公众公布。
链接:大肠菌群是食品的卫生指标,反映食品的卫生状况,超标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腹泻,经加热后可以有效使之灭活。β-内酰胺酶是微生物代谢产物,既可以是奶牛体内的耐药菌株产生的内源性产物,也可能是为降解牛乳中残留的抗生素而人为加入,目前尚未发现β-内酰胺酶对人体有不良影响。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