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经国务院批准,平湖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7年创业,风雨兼程。
17年前,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揭启开发的帷幕。从昔日的乡村田野到今天厂房林立、万商云集。
这是一串耀眼的光环,见证了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崛起:全省最大的日商投资企业集聚区、全省世界500强最密集的县级开发区、连续9年居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利用外资“十强”……
光环之下,是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步一个脚印,积极探路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探索集约化、生态化、品牌化建设,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追求用地少、污染少、用人少,投资密度高、产出高、员工素质高的“三少三高”的集约发展路径。
今天,接过沉甸甸的“国字号”金字招牌,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吹响了新一轮发展的号角。
聚力打造大平台
“平台建得有多高,引进项目的水平就有多高。”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弟明说,近年来,开发区瞄准国际大企业招商,已吸引17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密集度列全省县级开发区首位。
据介绍,开发区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川电钢板公司后,先后吸引韩国三星、泰国正大等项目相继落户,目前已有179家外资企业入驻,托起一个年产值200亿元的光机电产业,已替代服装产业跃升为平湖第一大产业。眼下,产自这里的电脑硬盘驱动主轴马达、照相机快门占全球份额七成以上。
作为最早到开发区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川电钢板公司已先后8次增资。“在同一个地方8次增资,这在公司的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浙江川电钢板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阿部俊说,因为这里有完善的产业链,如今还有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大平台。
此话不假。据介绍,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按照开发区总体规划和建设工业新城目标,大力实施了“二园一中心”(即光机电产业园、生物技术(食品)产业园和商贸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提升工程,基础设施的累计固定资产总投资123亿元。光机电和生物技术(食品)产业园已全部实现“九通一平”,商贸中心内公共服务、市场物流、教育培训、文化休闲、科技人才、金融保险等平台相继建成,是平湖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坚持“环保招商”的理念,努力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企业”。
对新进企业,开发区一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和生态环境破坏。目前,全区共有规上企业155家,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了100%。全区已铺设污水管网长度53.38公里,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严格实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率已接近100%。
众所周知,食品企业往往对其周边的环境要求甚高。平湖嘉吉食品科技公司总经理向兵告诉笔者,在进驻之前,充分考察了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环境,非常适合食品企业的安全要求,排污设施也很到位。他表示,不排除嘉吉集团今后将更多的产业落户到平湖,在这里形成一个嘉吉产业园。
森永食品副总经理江峰对平湖的投资环境也赞赏有加。此前,这家亚洲最大的食品企业仅在上海设有一家工厂。落户平湖后,出于对开发区清晰产业定位的认识,公司规划平湖工厂的产能规模将是原上海工厂的两倍。
不断营造人文生态型的投资环境,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也让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扎根平湖。
比如总投资1500万美元的浙江优康制药(技术)有限公司,就决定在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一个按照美国FDA和中国新GMP质量标准进行研发、生产的2000平方米药物研发中心和30000平方米药品制剂生产基地。公司有多名留美回国的药物化学和制剂博士。
“我们的员工中,大学以上学历占了75%,其中包括一名海归博士。”平湖嘉吉食品科技公司人事行政经理马松芬充满了自豪感。而就在去年,这家企业获得了由世界知名咨询公司翰威特评选出的“全球最佳雇主”荣誉。“我们追求工作绩效,但我们更关心员工的幸福感与成就感。”马松芬说,一个成熟的开发区,不仅有完善的产业配套,还有自己的文化,在平湖经济开发区,他们找到了这样的结合点。
倾力打造产业集聚优势,走品牌化开发区之路。2012年,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2亿元,增长7.7%;155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0.36亿元,增长9.1%;实现销售收入266.71亿元,增长7.6%;实现利税总额21.27亿元,增长30%;其中利润14.85亿元;完成自营出口总额15.8亿美元,增长2.3%。全年全区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24.15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6.33亿元,增长15.2%,其中上划中央收入9.83亿元,增长13.2%,地方收入6.5亿元,增长18.4%。
此外,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注重社会责任和民心工程建设。至2012年底,累计建设110万平方米的农民安置社区,安置被征地农民17000人;对被征地农民的各种补偿全部到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积极安排被征地农民就业和培训,累计培训被征地农民5289人,实现就业4815人;全面实施了城乡新型合作医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合医参保率达98.96%,养老保险覆盖面达96%;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区以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为零。
值得一提的是,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立足外资企业高度集聚的实际,探索实行“三先行、三注重、三依托”的工作法,推动党建工作与外资企业有效对接、有机融合,取得了“党建促发展、发展强党建”的实效。目前,全区已建立外资企业党组织36个,其中党委1个、行业党总支1个、区域党支部6个,并涌现了日本电产集团党委、依爱夫党支部、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徐威等一批先进典型。2012年9月,中组部、商务部调研组赴开发区调研外资企业党建工作,调研组对该区外资企业党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强势崛起大产业
嘀,嘀,嘀。新春上班第一天,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弟明的手机连收3条喜讯:日本电产三协公司接到6亿元机器人制造大订单、泽鑫精密机械公司投资1亿美元的二期项目开工、津上精密机械公司筹备香港上市……
穿行在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界知名企业的招牌会不时映入眼帘。“我们以大企业和先进制造业来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全球著名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这三类企业。”周弟明说,这些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了大量外资、民资企业为其生产配套,不断培育和完善产业链。开发区的投资密度也在全省领先,在目前引进的外资项目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12个,新批外资项目每亩资本金达到50万美元以上。
据介绍,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成立以来,一贯坚持“外资为主、高新技术为主”的立区方针和“高新产业的集聚区、环境友好的生态区、社会和谐的新城区”的建区目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平台建设投入,注重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强化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杭州湾北岸发展势头迅猛、配套设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的投资和创业创新沃土。
由此,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外资集聚区。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2年底,开发区已累计引进26个国家和地区的179家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总投资达46.2亿美元,合同外资24.1亿美元,实到外资12.1亿美元。2012年,共审批外资项目30个,总投资46948万美元,合同外资22775万美元,实到外资15948万美元。
“近年来,我们聚力发展光机电和生物科技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开发区光机电产业总产值20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近七成,成为平湖市第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开发区已有光机电企业98家,其中规模以上光机电企业45家。光机电产品覆盖了光纤通讯、激光设备、微型电机、半导体制造设备、精密测量仪、压力传感器、微型摄像头、流体动压轴承、精密数控机床等。产品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如日本电产生产的笔记本电脑硬盘驱动主轴马达、科宝公司生产的照相机快门等均占国际市场的70%以上。
此外,生物技术(食品)产业也风生水起。据介绍,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09年开始规划培育生物技术(食品)产业,目前已集聚包括美国嘉吉、泰国正大、三菱食品、南六企业、上方生物科技、新越塑胶科技等20个项目,产品涉及胰岛素、葡萄糖、药用菌丝、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每年以50%以上增速发展。去年,生物技术(食品)产业年产值已超过13.7亿元,发展态势良好,集聚效应显现。
依托优质产业,企业活力无限。走进南六企业有限公司车间,但见工人在机器轰鸣声中穿梭,雪白的高级无纺布正从机器上一米米“吐”出来。而在厂区另一个车间,几名工人正在德国技师的指导下安装一套产能世界最大的无纺布生产设备。作为亚洲最大的无纺布生产企业,只在除夕停工一天。
“产品供不应求,我们组织留守员工加班加点赶订单。”公司执行长黄添坤说,随着生物科技产业的壮大,企业生产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愈加完善,让他们更如鱼得水。1月份,企业实现产值4100万元,同比增长86%。
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高新产业集聚区。据介绍,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和产品均占平湖市的一半以上。已先后成功引进了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学院平湖校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平湖校区等科技、科研和人才培育平台,建立了科技创业中心、光机电省级检测中心和覆盖全市的质量检验中心,加大创业创新人才引进。目前,已拥有海外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27名、博士总经理9名、硕士以上人才81名、专利数1117件,大专以上学历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比重达到15.4%。2012年,全区科技研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1%。
先进生产力正落地生根。由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嘉吉公司投资的平湖嘉吉食品科技公司,其生产的果葡萄浆供应给可口可乐等10多家知名企业,去年占地30亩的一期项目年产值达3.84亿元。走进生产车间,却几乎不见工人。“整条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操作,这个设备就花了1500多万元。”生产主管刘兴昌指着进口的色谱分离柱说,用它分离果糖与葡萄糖,一次分离率超90%,达国际先进水准。而在南六企业公司新车间内,伴随着一片“叮叮当当”声,来自德国的技师正在安装世界上幅宽最大的无纺布织机,斥资1.5亿元引进的这架机器投产后,公司人均产值将提高近一倍。
值得一提的是,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省世界500强企业和著名跨国公司投资最集聚的开发区之一。近年来,开发区已吸引了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著名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已有日本电产、JFE、神户制钢、夏普、丸红、伊藤忠、铃木、三井物产、丰田、三菱、森永、韩国三星、SK、浦项制铁、美国嘉吉、巴西石油、法国FM、瑞典SKF、德国德西福格、上海汽车等众多知名企业投资落户。这些企业的龙头作用非常明显,带动了大量外资、民资企业为其生产配套,不断培育和完善产业链。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这块16平方公里的开发热土上,不见一根工业烟囱。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和《平湖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实现全覆盖的生态化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禁止引入“两高一低”项目,重点发展低能耗、环保型、高密度的项目,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2012年,开发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45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11.08m3/万元;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0.051Kg/万元,单位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0.40Kg/万元。自建区以来,未发生一起污染事故,全区至今没有一根工业烟囱。
再造发展新优势
接过沉甸甸的“国字号”招牌,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向新的目标进发。
在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访企业、走车间,感受到大企业、大产业正迸发出无限活力。在开发区中部一块50亩土地上,挖掘机正挥舞机械臂、打桩机发出“嘣嘣”声,这是泽鑫精密机械公司二期项目建设工地。“我们接到了来自美国知名手机制造商的一个大订单,因而扩建生产线。”公司负责人说,4月底前要建成厂房,进度表按天计算。
据介绍,按照“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建设方针和国家级开发区的要求,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级光机电特色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区和浙江接轨上海、引领发展的示范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区;成为浙北服务高效、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投资创业和创新发展的先行区;争做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到2015年,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新增生产性投入300亿元;全区工业年产值达到500亿元,其中光机电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生物医药(食品)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5亿美元,年出口额达到30亿美元,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
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一轮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转型发展的路径也已明确。
——全力实施科学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建设节约集约开发区、环境友好生态区和社会和谐新城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加强社会管理服务,精细化管理经营开发区,推进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全力实施产业引领战略。健全产业发展机制和发展政策,全力打造光机电和生物技术(食品)两大高新产业基地,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配套,提升产业能级和产品档次,形成从研发、生产到销售,从采购、仓储到物流,从零件、部件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和现代产业集群,使光机电和生物技术(食品)两大主导产业的产值占比达到80%以上。
——全力实施平台提升战略。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各类资源向“二园一中心”(光机电产业园、生物技术(食品)产业园和商贸中心)集中,全力打造基础完备、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发展平台,在现有银行、税务、工商、质监、劳动保障、人才、国土资源、电力、科创中心等办事机构基础上,引进完善检测中心、海关、商检等办事机构,把服务重心下移到最前沿。加快现代服务业、高素质人才的集聚,为企业提供优质周到全面的服务。
——全力实施接轨上海战略。发挥与上海接壤的优势,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设施配套、公共政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接。抓住平湖独山港开发建设契机,努力把独山港打造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配套港、杭州湾北岸重要物流中心,实现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独山港区的二产、三产互联互动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张江高科技园等上海国家级开发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外商投资协会等的合作,着力引进更多的国际国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把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
“平湖经济开发区升格国家级开发区,是平湖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平湖乃至浙北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平湖市领导说,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区位、交通优势,全面深入接轨上海,把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有利于开发区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优势资金、创新人才等稀缺资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科学发展注入活力;有利于推进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发展和生物技术(食品)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为长三角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将严格按照‘四至范围不变、管理体制不变、税收政策不变’的基本原则和国家级开发区的要求和发展目标,努力把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高标准、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产业园区,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周弟明这样说。
名片
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中心,南濒杭州湾、东邻上海,是浙江经济接轨上海,承接上海产业、资源辐射和转移的重要窗口和阵地。
1996年8月,平湖工业园区成立;2000年7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5年12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设立并公告,审核批准平湖经济开发区面积16.19平方公里;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规划面积为16.19平方公里。
开发区利用外资连续9年列浙江省省级经济开发区“十强”,连续4年获嘉兴市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一等奖,是浙江省唯一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日商投资区、省级信息产业特色园、国家(嘉兴)机电元件产业园和国家火炬计划平湖光机电产业基地。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形成了以光机电产业为核心、生物技术(食品)产业加速集聚的产业特色,光机电产业园被列为浙江省21个重点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
大事记
1996年8月,平湖工业园区成立。
2000年7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批准面积为5平方公里。
2002年9月,被评为省级信息产业特色园。
2002年12月,省政府批准开发区扩大规划面积16.5平方公里,合并批准面积为21.5平方公里。
2004年9月,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平湖光机电产业基地。
2005年12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设立并公告,审核批准面积为16.19平方公里。
2009年7月,平湖光机电产业集群被列入全省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
2012年3月,被省政府授予省外商投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 代表委员共话海洋经济 奏响海洋开发"蓝色乐章"
- 徐冠巨委员建言:畅通经济发展的血脉
- 温州文化创意产业年增19% 高速发展仍遇人才软肋
- 湖州多媒体产业园为民营经济“智慧编程”
- “华交会”杭州签单4.9亿美元 经济绿色引擎好威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