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宁波式过马路”有了标准 还期待成为风景
2013年03月10日 10:51:14

 

  文明过马路,中山广场边,扶老人安全过绿灯,这样最保险。

  逸夫剧院门口,人们等候红绿灯过马路,但有人在众目睽睽之下闯过红灯,人们没有跟风。

  现象4绿灯时间不够过马路

  地点:通途路与大闸路口

  时间:3月8日早上8点多

  通途路是东西主干道,路宽40米左右。根据交通信号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节,在平峰时段,人行横道红灯时长约为120秒,绿灯时长约为40秒;早晚高峰时段,人行横道红灯时长约为200秒,绿灯时长约为30秒。

  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此时过马路的人并不多,但行人如果严格按照信号灯行走,很多情况下是无法走到斑马线那一头的。“走到一半,发现要用跑了,那老人小孩怎么办?”一名年轻女子告诉记者,是人行横道绿灯时间太短了,不是我们故意要闯红灯。

  记者快步走了一次,耗时31秒,按此算来,早晚高峰时段只能勉强够时间通过斑马线。

  类似的情况在通途路和翠柏路交叉口、泰寓路和四明中路交叉口、大闸南路和西草马路交叉口等都存在。

  据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科技处介绍,宁波市中心城区共有350个灯控路口,全部采用交通信号自动控制系统,信号灯时长主要依据机动车流量、路幅宽度、行人安全等因素综合权衡调整。在城市东部,新修道路较宽,车流量又较为密集,目前多采用分段式过马路方式,即行人到中间安全岛停顿后再过。但记者发现,有些道路根本没安全岛,行人也只能快步通过。而且,按照上述分段式过马路的方式,安全是有保障了,可过一次马路花400秒以上(7分钟左右),行人会有这个耐性么?

  众说“过马路”

  这个月,交警部门将行人违法行为列入年度9类重点整治内容,以减少与行人相关的交通事故。其中行人闯红灯行为,浙江省明确提出要严管,一次性罚款为20元。在大型交通整治拉开序幕之际,我们邀请了几位市民,就宁波人过马路这事谈了他们的看法。

  江东区人大代表百丈街道演武社区裴虹

  人们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讨论很多,如从众心理影响、人车不平等的地位、交通设施的不完善等方面。这些都使得过马路成了一个综合性难题,似乎又难以马上找到“线头”。但是,我觉得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和以前的随地丢垃圾一样,虽然缺乏立竿见影的方法,但同样可以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去努力,最后慢慢内化为人们的一种习惯。

  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翁警官

  从警近十年,从没有对行人违法做过处罚,都是以劝导为主。原因有两个,一是查处难度大,常有行人不愿意配合;二是查处过程中患“不均”,现场处罚了这一个,另外几个可能就跑掉了。

  今年宁波市重点整治的9项违法行为中,行人闯红灯也榜上有名,但不少市民也提出疑问,就这么几个民警,光管机动车都不够,哪来精力管行人?这个疑问,我们自己也有,但办法会比困难多,也要看到文明过马路的习惯正在逐渐养成。但在过渡期间,还是很希望增加交通管理人力资源的投入,加大管理力度。

  此外,通过立交、地下通道等方式优化道路资源,在车流人流密集区域尽量将行人与机动车分开,也有助于缓解人与车之间的矛盾。

  全国劳动模范文明出租车司机夏慧星

  1997年起就开出租车了,对行人过马路有很多直观的认识。尽管现在有很多人在批评行人过马路不文明,但我觉得纵观这些年的情况,宁波的行人过马路是越来越文明了。平日里行车,车让人多,但也能经常碰到行人礼让车辆的,这些以前不多见。

  行人与机动车主之间的尊重和交流,其实就是效率。相互让一让,心情都愉快;相互示意一下,对方的意图更明晰。行人和车主,不存在什么弱势群体,各自遵守各自的规则,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全国文明交通先进志愿者陈国荣

  我80岁了,不要说以前的习惯如何,我这老年人都可以学习,可以改变一些坏习惯,对年轻人而言,有什么难度?

  改变“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自己做起,影响身边的人。首先,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其次,就是看到别人不遵守,上前劝阻,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人。

前一页 [1] [2]
  
来源: 中国宁波网 作者: 编辑: 施菲菲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