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2日讯 首批3万尾,条重1公斤以上,“坐地起价”近每公斤近1200元。
2012年12月中旬,宁波市生态大黄鱼(岱衢)推介会上,首批宁波本地养殖的“甬岱”牌岱衢族大黄鱼“傲气”上市,并高调将中国渔业协会颁发的“中国生态大黄鱼(岱衢)之乡”牌子收入囊中。
岱衢族大黄鱼之乡,本属舟山,如今却让“一水之外”的宁波捷足先登,这无疑给了本地“正牌军”一个深深的打击。
从“高歌”到“唱响”宁波大黄鱼产业路引深思
事实上,早在6年前,宁波人便开始高歌岱衢族大黄鱼。
据宁波水产行业协会信息,自2007年开始,宁波启动岱衢族大黄鱼的人工育苗养殖工作,并成立了采捕攻关小组;2008年5月,采捕到野生原料鱼20尾,并成功培育出了岱衢族大黄鱼幼鱼15万尾;2011年6月,又成功培育出幼鱼1000万尾,在象山港建立了深水网箱养殖;2012年12月,养成3万尾上市。
据宁波当地媒体报道,当天推介会上展出的大黄鱼,每条长度在20厘米左右,重量0.6公斤左右。按照专卖店的价格表,条重1公斤以上的,售价近1200元/公斤;而0.5公斤多一点的,最低也要近1000元/公斤。
如果说,“甬岱”仅是开拓了宁波及周边市场,那么中国渔业协会向宁波颁发的“中国生态大黄鱼(岱衢)之乡”的铭牌,给了“甬岱”大黄鱼“游”向全国的底气。
据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消息,宁波今后将围绕岱衢族大黄鱼良种选育、养殖、保鲜保活、加工、市场等产业链的各环节,计划建立5个岱衢族大黄鱼健康养殖业基地,1个岱衢族大黄鱼养殖精品园,1个“岱衢族”大黄鱼国家级良种场及良种选育基地,培育2家以上岱衢族大黄鱼标准化健康苗种繁育基地。
有消息透露,到2015年,宁波岱衢族大黄鱼养殖面积将达20000箱,养殖总产量3500吨。
味相近价格却差一半呼唤本土打出“野生”牌
岱衢族大黄鱼养殖产业化,虽前景光明,殊不知属无奈之举。
记者查阅文献得知,大黄鱼因其地理位置分布,可分为岱衢族、闽东族与硇洲族三个族群。其中“岱衢族”大黄鱼,因其体色金黄、肉质鲜美等因素,深受江浙沪一带欢迎,是三个族群中最有名的。
“由于酷渔滥捕等多方面原因,上世纪60年代末岱衢族大黄鱼开始衰退,到80年代已形不成鱼汛,到现在几乎枯竭。
”采访中,从事了20多年大黄鱼相关研究的浙江海洋学院资源与环境系主任水柏年教授,摇头叹息。在他看来,资源的衰竭,不仅令野生大黄鱼成为餐桌上的“奢侈品”,也使得其开始大量养殖。
“琐碎金鳞软玉膏”,是自古以来食客对舟山野生大黄鱼的盛赞。然而,作为替代品的养殖大黄鱼,因口感有一股“泥腥味”,价格大打折扣。即便是“甬岱”岱衢族大黄鱼,有媒体称“其口感与野生大黄鱼相近”,但价格相差近一半多,还是印证了养殖与野生大黄鱼身价悬殊的不争事实。
“我们应该深思,如何把野生岱衢族大黄鱼的牌子做得更好。
”水柏年说,作为历史上东海大黄鱼的主要代表,岱衢族大黄鱼产卵场主要分布在舟山岱衢洋渔场。“论产地,我们舟山才是最正宗的。 ”
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面对几近枯竭的野生大黄鱼资源,目前主要措施是划定保护区和增殖放流。据市水产研究所统计数据:2010年,我市共计放流大黄鱼苗150万尾;2011年,放流210万尾,大黄鱼标志鱼1万条;2012年,放流337.7万尾,标志鱼4万条。
每年大黄鱼的放流数量呈递增趋势,增殖作用毋庸置疑。然而,面对强大的捕捞,又有多少大黄鱼能达到性成熟繁殖?“逛菜场时,可以看到未成熟的大黄鱼,被以小黄鱼的价格贱卖。
“这是水柏年的亲身体会。”他告诉记者,以往野生大黄鱼群体通常的性成熟需要4~5年时间,即使现在性成熟提早了也难以一年就成熟生殖,“没等放下去的鱼繁殖就又捕捞上来了,谈不上繁殖后代。”
他认为,如果舟山保护好野生大黄鱼资源,逐渐壮大种群形成良性循环,就大有文章可做。“届时,一条野生岱衢族大黄鱼就是几千元。 ”
保护本地品牌还需“慧眼”辨真伪
舟山海鲜,一直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因缺少“身份证”,只能在低层次流通。另外一些外地海鲜,假借舟山海鲜之名鱼目混珠,使本地产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处处长楼加金说,2009年11月,舟山“大黄鱼”穿上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两年后又被冠以浙江区域名牌。“国家地理证明商标,解决了买卖双方的后顾之忧。”
打造舟山海鲜品牌,我们一直在做。但不可否认的是,雷同的品牌,他人亦能轻易效仿。如同“中国生态大黄鱼(岱衢)之乡”的牌匾,稍不留神,被他人捷足先登。拥有自己独到的“防伪标识”,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下取胜的关键。
在几年前,水柏年曾设想,利用岱衢族大黄鱼的基因碱基序列,来制作特有的“条形码”,通过仪器扫描来让消费者辨别,是否是来自舟山岱衢洋的正宗野生大黄鱼。但最后因资金等种种原因,无果而终。“品牌建设是一个公益项目,政府需重视并加大投入,并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眼前。”水柏年说 。
在采访中,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渔业资源的衰退,渔业在舟山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下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由此给渔业品牌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难度。“仅靠单纯的保护是不够的,只有在发扬与创新中才能保卫下来。因此,对舟山大黄鱼等海鲜品牌的弘扬只有与产业紧密结合,才能同时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在美国专家摇头海域 舟山人养出了精品大黄鱼
- 宁波市首批3万尾本地“甬岱”牌大黄鱼今起上市
- 舟山为4万尾大黄鱼苗做"身份证"鱼苗携牌回归大海
- 海洽会启幕 宁波第一批养殖岱衢族大黄鱼10月上市
- 舟山渔老大一网捞起两吨野生大黄鱼卖了250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