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7日讯 昨天,记者从临海市尤溪镇了解到,经过低产林改造,该镇建成了我市首个省级笋竹两用基地。原先亩产值不到1000元的毛竹林,现在光竹笋就能卖五六千元钱。
挑着一担担春笋,尤溪镇栅下村村民王国富很是开心,他怎么也没想到,脚下这片山地还能为他赚这么多钱。“原先毛竹山根本没人管。想吃笋的时候,就来挖几株。吃不了的就让它们长成竹子。”在王国富的印象里,以前竹林里的笋总是长不了几株,花时间挖笋来卖还不如出门打工赚钱多。
不过现在,王国富可不这么想了。2011年,尤溪镇实施低产林改造项目,将山地变废为宝,为农民创收。
据尤溪镇副镇长张勇介绍,该镇85%的土地面积被山林占据,光是竹林就有4.5万亩。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尤溪镇向省里申请了350万元的专项资金,开始建设省级笋竹两用基地。
“冬天,我们在林地表面铺洒锯末粉等覆盖物,提高地表温度,增加冬笋产量;春天,通过改良竹林笋的品种,引入喷滴灌技术,控制原先自然生长的鞭笋产量。”张勇说,现在基地里的竹笋已经实现了从单季到三季的转变,每亩产出达到4000元至6000元。
与此同时,由于栅下村位于江南大峡谷的上游,这里的游客与日俱增,村民产出的竹笋不仅可以自己食用,还能卖给当地的农家乐,甚至吸引了游客前来体验挖笋之乐,为当地农民增收带来了很多好处。
接下来,尤溪镇将切实利用好山林这得天独厚的优势,进一步规划农村的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农业新型技术的引进,继续加大对山林利用率的改造力度,将笋竹两用模式在全镇推广,帮助更多的农民增加收益。
- 临海市尤溪镇:“贴身保姆”助推妇女干部创业
- 临海市尤溪镇:“贴身保姆”助推妇女干部创业
- 填补各处“短板” 安泰笋竹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 临海尤溪:推出当下最时尚的“运动休闲旅游”
- 德清笋竹产业打响省外市场 产品深受市民喜爱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