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日报宁波4月11日电 “我们的演出很成功,友好的斯里兰卡观众非常欢迎……”今天早晨6点,宁波东方民族歌舞团团长张钧鸿从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给记者打来电话,“斯里兰卡著名女歌手麦卡拉和我们同台演唱《世界之爱》,把‘欢庆中国日’演出活动推向高潮。”
应斯里兰卡工商联合会的邀请,宁波东方民族歌舞团参加4月7日在科伦坡举行的“欢庆中国日”活动,这是该团第一次出国演出。
宁波东方民族歌舞团的前身是宁波华乔工艺包装有限公司的一支业余文艺团队,团长张钧鸿就是这家企业的法人。他是白族青年,来自云南大理,钟情于民族文化艺术事业,每次招收员工时,都要把“有民族文艺表演特长”作为优先条件。几年下来,企业里有表演才能的员工多了,文化氛围越来越浓,这支由多民族员工组成的业余文艺演出队伍渐渐有了名气。经报批,2011年7月,“宁波东方民族歌舞团”成立,一家地地道道的民营文化企业就此诞生。
这个由30余位团员组成的歌舞团中,有傣族、白族、彝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演员。其中29岁的罗艳才是白族“三弦”的非遗传承人,22岁的蒙古族姑娘何顺是蒙古族“顶碗”的非遗传承人,张钧鸿自己能吹奏巴乌、葫芦丝等多种民族乐器。团员平均年龄26岁,毕业于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该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刘平原来是湖北荆州艺术剧院副院长,他就是冲着民营歌舞团的活力来的,“东方民族歌舞团年轻有朝气,我看好它。”
成立一年多,东方民族歌舞团已经参加大大小小的演出100多场,观众20多万人次。他们与鄞州文化馆合作创排的歌舞《早春的脚步》代表鄞州区参加全国群星奖评选,已入围今年10月在济南举行的全国十艺节决赛。
面向演出市场,张钧鸿充满憧憬。据他介绍,歌舞团自创办以来,全部运作经费都是从华乔工艺包装有限公司的利润中支出。“企业的利润全部用在文化产业的建设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投入产出刚好持平,我的目标是把歌舞团打造为一支立足宁波,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艺精品的有竞争力的文化队伍。”
- “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4月开幕 将以现场演出评大奖
- “音乐版《富春山居图》”期待赴台演出
- 正着新妆待亮相 新昌调腔剧团传承古戏文化
- 一台草根戏 引发群众对好干部的众多期盼
- "三八节"演出改义卖 六千元捐助贫寒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