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8日讯 4月16日下午,开化县齐溪镇大龙山茶厂内,茶叶杀青机、理条机紧张运作,阵阵茶香扑鼻而来。“别看这间厂小,它既不属于集体,也不属于个人,而是一家国企呢。”齐溪镇干部汪锋介绍,正是这家国企,为大龙山茶叶生产又一次带来了源头活水。
大龙山是“开化龙顶”的发源地,出产的茶叶以清香持久闻名。近年来,随着大批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及下山脱贫,大量的茶叶山被抛荒,剩下的茶园也因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茶叶品质有所下降。虽然大龙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长环境,镇政府也出台了扶持政策,但当地老百姓种茶的积极性仍不高。
如何利用好“开化龙顶”发源地这一品牌,让大龙山再现新活力?2009年,县茶产业办创新机制,引进青峰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大龙山茶农为主体,将已分到户的80亩连片茶山重新反租。当年,合作社又将村办公楼一楼改造成茶厂,购置茶机,运用现代机械化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品质。
“大龙山真是茶叶生长的风水宝地。‘安吉白茶’、‘福鼎’、‘凝霜’等茶叶品种都能很好存活。”县茶产业办返聘的技术人员汪月齐相告,他每周有6天待在大龙山,既指导村民抚育茶园,又负责茶厂的茶叶制作。目前,合作社已先后在大龙山投入40万余元,用于道路、水池、喷灌等配套设施建设,下一步,还要在茶山上种植银杏、桂花等,准备推出茶园采摘游。
机制创新,龙头带动,大龙山茶叶生产焕发新颜。一批茶叶生产大户被龙顶茶发源地这块牌子吸引过来,马金的“顶上佳”茶叶专业合作社主动寻求合作,在大龙山承包茶山200亩。如今,大龙山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800余亩,今年春茶产值达到200余万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