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5月3日新媒体专电题:“我想继续从前的生活”——全国首例H7N9禽流感极度重症患者治愈出院记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张乐
38岁的江西人曹先生没有想到,在经历了濒死体验和5天5夜的连续抢救之后,他居然能活着出院。
曹先生是全国首例采用人工肝和人工肺联合治疗的H7N9禽流感极度重症患者,也是全国首例治愈出院的极度重症患者。3日上午,在医务人员和妻子的陪伴下,奇迹般康复的他坐着轮椅,离开了呆了整整22天的医院。“我感谢医务人员为我日日夜夜的付出,也感谢他们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让我再活一次。”拿着话筒,这位正当壮年的男子激动得语无伦次。
“他的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体内H7N9病毒检测阴性。出院之后再稍事修养,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H7N9防治小组负责人李兰娟说。
曹先生是全国首例联合应用人工肝和人工肺治疗的H7N9极度重症患者。4月12日,曹先生在连续5天发热,咳嗽咳痰,病情加重的情况下,从江西被送至杭州一家医院救治。医院诊断后发现,在100%纯氧浓度情况下通过气管插管的方式,他的氧饱和度也只能维持在50%左右,仅相当于正常情况的一半。随后,患者的整体情况持续恶化。
对于这样的临床病例,国内尚无抢救成功的先例。“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本着这样的理念,曹先生在传染病科和重症医学科两位专家的亲自陪护下,连夜转入浙江省的H7N9指定收治医院——浙医一院负压病房治疗。
20多位专家彻夜不眠,对患者病情进行了综合分析研判,探讨治疗方案。“能不能将原本用于治疗肝衰竭的人工肝支持系统用于治疗呼吸功能衰竭,阻断‘细胞因子风暴’?”李兰娟院士提出大胆假设。
在之前进行的H7N9禽流感患者病情进展规律研究中,李兰娟和她的研究团队发现,重症的H7N9禽流感患者身上,出现了和10年前的SARS一样的“细胞因子风暴”现象,而在轻症患者身上则没有这一现象。大量的细胞因子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伴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患者的死亡风险急剧提高。
这一建议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同。“肝损伤和肺损伤在很多机理上都很相近”,浙医一院感染科副主任梁伟峰说,人工肝技术可以清除肝脏内的炎症因子和毒素,补给营养,给肝脏以休养生息的时间,“因此,这一原理同样可以运用到危重H7N9患者的治疗上”。治疗效果很快得到了印证。
“临床观测显示,曹先生体内的细胞因子风暴被阻断,堆积的炎症因子得到了有效清除,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抑制,成功度过器官功能衰竭的生命难关。”浙医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方强说。
同步跟上的还有人工肺(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和在此前的救治中得到成功实践的“四抗二平衡”治疗手段。它能进一步帮助患者增加氧合功能,并对抗病毒、休克、低氧血症和感染,维持体内微生态和水电解质平衡。
经过5天5夜的抢救和精心治疗,曹先生的身体逐渐恢复,并逐步脱掉了人工肝和人工肺支持系统。伴随着H7N9病毒转阴,他成功转入普通病房,并开始恢复饮食。
3日,和曹先生一起出院的,还有其他9位康复的H7N9患者。至此,浙医一院收治的患者中,共有18位已治愈出院。该院成为目前我国康复出院患者数量最多的医院。
曹先生下有幼子,双方父母也年事已高。“我想继续从前的生活,继续做我的服装生意。”不过他现在最担心的是社会的歧视。
“曹先生不仅不会传染人,而且体内还有H7N9的抗体。关键时刻,他的血清还能救人。”李兰娟说。她呼吁社会各界消除歧视,给予H7N9治愈出院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完)
- 吃禽蛋类是否安全? 专家解答H7N9禽流感疑问
- 为降低经营者损失 台州出台家禽业发展扶持政策
- 我省首次成功治愈H7N9禽流感极度重症患者
- 国内首位极度重症患者 38岁的曹先生昨康复出院
- 10名禽流感患者痊愈出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