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
Ⅰ.在良渚这个水患重灾区,近5000年前的人们没有精准的测量仪器和科学手段,徒手堆出来的水坝能挡得住暴雨侵袭吗?
良渚大坝中的塘山遗址,是一个长方形的堤状土丘,由于它周围没有什么遗址,也因为形态似乎和一般遗址沾不上边,所以很长时间考古人员都没有注意到它。甚至是,1996年良渚文化发现60周年还无人提及它的名字。但是,当时的良渚工作站站长王明达已经对它有所留意,虽然不能确定是否跟人类活动有关,但总觉得这条堤状土丘有些古怪。
塘山的发现源于一次偶然。
1996年底,在塘山东部的卢村段,一起盗掘事件“盗”出了真相。听到被盗消息,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方向明赶到了现场,随后对这个区域进行了试掘。打下30平方米的一条探沟,方向明发现了玉器的残件和石质工具。这让他颇感意外,也兴奋不已,因为这意味着当时的良渚人已经开始进行玉器的加工,这里是一处文化堆积。意识到意义的非同小可,随即,考古所的另外一位研究员赵晔也迅速加入到了对整个塘山进行摸底查访中。
查访后得知,塘山与北部的大遮山丘陵南麓坡脚基本并行,基本呈东西走向。西起瓶窑镇毛园岭,东至良渚镇卢村,自西向东跨越瓶窑镇毛园岭村、西中村、河中村以及良渚镇石岭村、上溪村共五个自然村落。
塘山是迄今所见良渚文化时期规模最大的营建工程之一,长蛇般隆起于良渚遗址群西北部。依托自然山体,以不同的土、不同的方式堆筑连接,全长约6.5公里,宽20米至50米,高3米至7米。由于在它的顶上发现了良渚文化晚期的墓葬,所以它的年代下限起码在良渚晚期。
这里,有一条溪穿城而过,它叫东苕溪。东苕溪源出东天目山北部平顶山南麓,自南而北蜿蜒流淌于杭嘉湖地区西部,南流折东流,流至瓶窖称东苕溪。与京杭运河、上塘河、钱塘江并称为流经杭州境内的四大江河。
历史上东苕溪是我省洪害严重的河流之一。东苕溪上游依天目山,是浙江省暴雨中心。山高岭峻,坡陡流急,加之下游河道泄水能力不足等原因,山洪直接威胁杭嘉湖平原,洪涝灾害频繁。
听到这个,我们不禁讶异:这么一个水患重灾区,以前的人们没有精准的测量仪器和科学手段,徒手堆出来的水坝能挡得住暴雨侵袭吗?
图中的红点是已经发掘和测年的水坝,黄点是调查发现但没有正式发掘的水坝,红色回字是良渚古城。
结果是,我们太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良渚大坝工程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它分为高坝区和低坝区,高坝更靠近北面的山体,一般比较短,主要依托自然山体,负责堵住山谷的水,海拔高30米至40米,一般相对高程15米至20米,低的一组也有八九米。低坝区在高坝的南部,更靠近古城,是堵高坝漫出来和其他地方汇聚的水,相当于一个蓄水区。塘山属于低坝系统,也就是说,塘山的西北面当时是一个大型的蓄水池。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专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的刘建国用GIS软件做了数据分析发现:良渚水坝的高坝系统可以挡住960毫米的水,基本上百年一遇的水都可以挡住。
Ⅱ.良渚防洪大坝上有没有人居住?
有意思的是,良渚大坝和现代水坝不一样,上面还住着人。
塘山,是一个非常缓的坡,坡度20至30度,沿着底部人可以轻松地走上去。大坝的顶部宽20米至50米,这种宽度足够人们在上面造房子,生活、通行。甚至通过发现的玉器的残件和石质工具,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良渚人在大坝上办玉器作坊,每天研究怎样制作精美玉器。
“因为南方的土不具备直立性,所以边坡比一定要选择最稳定的。当时的良渚人没有科学依据就能堆贮起来,可见他们的智慧了。”研究员王宁远说,“整个水利系统的工程量不逊于良渚古城。”
这种住着人的防洪大坝,不禁令人猜疑,这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遗存?是防洪单一功能还是有着复合功能?
方向明曾经对塘山卢村段进行过扩大挖掘,总面积达到458平方米,所获的石质制玉工具和玉料、玉器残件等遗物共460余件,有琮、璧、镯、锥形饰等,一些棒状或块状砺石的表面还有很深的磨痕,可能是雕刻工具的坚硬,黑石英小石片也有少量发现,所以考古专家认为这是良渚时期的一处玉器加工遗存。
由于塘山西面连接700多米长的自然土丘,形成弯曲的土垣,但是外侧不见任何文化堆积,北处山麓有多处拦截山谷水流的水库,所以防洪是其主要功能毋庸置疑。但塘山多处地方发现了墓葬、灰坑、夯土、积石等遗迹,出土器物有生活用品、葬俗用具以及玉器加工器具,所以,它不仅仅是一条水坝,说它是个村落恐怕也在情理之中。
考古专家们倾向于认为,塘山是良渚时期具有防洪功能的人工工程,一些良渚先民先后在上面居住、生活、劳动、葬身,从而使得塘山的文化内涵更具多重性。
Ⅲ.除了靠双手,当时的良渚先民根本没有任何先进的工具,又是怎么营造起这么庞杂的系统水利工程的?
我们在现场看到,造水坝的工艺有两种,低坝系统和高坝系统的堆筑方法不一样。
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近5000年前,聪明的良渚人走北面的山脚下,弯腰捡起从山顶滚落山脚的石块,这些石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他们先把这些石块铺在地面上,然后再在石块上面覆盖上各处搬运过来的黄土,一层石块一层黄土叠起来。这就是塘山的堆筑方法。
至于为什么底下要铺一层石头?从现在的工程学角度解释,因为堆墙需要很多土,而江南的土里含有很多水分,于是底下先堆上一层石头,那么水由于重力可顺着石头的缝隙流下去,排水。而且地下的水也会因为有了石头的阻隔,不会顺着倒吸上来。
近几年,考古学家又在北面的大遮山中发现了10个人工堆筑的水坝——彭公水坝系统。这属于水利系统的高坝区,如今被当地人称作岗公岭、秋坞、石坞、老虎岭的土坡就是4000多年前先人堆筑的水坝遗址。这些水坝长的有300米,短的只有几十米,建于两山之间。
这些水坝的堆筑方法与良渚莫角山宫殿的建造方式一致。水坝下部用草裹淤泥堆筑,软软的,整体外面盖上黄土,像包子皮一样。江南多沼泽,沼泽边上多草,于是可以想象,当时的良渚人先在一处撬下土,翻在一旁的草上,因为淤泥黏性强,于是在草里滚一滚,外面就裹上了一层草。一方面,在搬运的时候不粘手,另一方面,从工程角度而言,草相当于加强筋,不容易垮塌。堆完基部,再在上面覆盖上纯黄土。
经北京大学考古年代学实验室的测定,其年代距今约4800年至4900年,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水利工程。
一开始,岗公岭水坝发现的都是高坝,跟塘山连不起来。2011年4月,王宁远无意中在谷歌地球上查看,发现了西面存在的好几段水坝,他把这些与塘山联系起来,就成了一个系统。
良渚大坝塘山遗址
于是,彭公水坝与塘山共同构成了良渚古城外围的庞大的防洪水利工程。
不仅如此,这些水坝可能还存在着更复杂的结构。“除了可以住人,岗公岭水坝还有像水口一样的东西。塘山中间还有更复杂的机构,坝里面有渠道。所以它不仅仅是一个水利工程,可能还有交通的功用,这些都需要水利专家继续研究。”王宁远说。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要完成这么大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复杂的人力调动。可以推断,当时良渚社会的组织结构应该比较完善,或者是在工程的营建中逐步完善。
任何世界文明的产生,都离不开灌溉系统,或是治水。当时的良渚人选择了这里,他们首先建造大坝,治理环境,给自己营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良渚地区三河汇流,交通方便,地理环境好。山上的资源丰富,木头、石材、玉材用之不竭,平原沼泽水土丰美。防洪水利系统建成后,不只这个城,包括整个周边的大片地区的水患都被消除。
趋利避害,成就一枝独秀,才成就了良渚王国的盛极一时。
- 浙江工美精品博览会落幕 良渚玉文化园大师载誉而归
- 杭州地铁2号线二期丰潭路站—良渚站全程设9个站点
- 地铁二号线二期终点为良渚站 预计2018年建成通车
- 地铁2号线东南段5月洞通西北段正式开工 共设9站
- 良渚村民暗访小区配套 小区里潜伏着一批神秘访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