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多人多,“堵”成为城市化通病。
为什么,我们有了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却是堵途依旧?交通参与者的守法和文明程度,成为交通顺畅的重要因素。
今年,全省治堵工作成效显著,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违章的首次开罚,反响强烈。
其实,行人和机动车违章事项,2004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已有明文规范,该法还在2007年和2011年进行了两次修正。但是,此次治堵虽然罚得有理有据,却不能让人心服口服。
半个月前,记者在绍兴市区人民路和中兴路口蹲点。面对罚单,有人撒泼袭警,有人讨价还价,还有人将罚单揉成团扔在地上。有一位老太太,甚至跟着交警骂了两个小时。而旁边一起汽车追尾事件的处理时间,也不过15分钟。
一直以来,行人是否被过分“宠爱”?
金国强在绍兴做了12年协警,他告诉记者,机动车有车牌,违章追查起来很容易。电瓶车没有车牌,行人的身份证可以拒不出示,这增加了交通治理的难度。
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多数人想到的是依靠法律维权。交通违章同理,如果没有教训,只会是更大的安全隐患。
交通有序,每个人都是受益者。罚单,是社会文明的试纸。
治堵工作开展以来,不少地方的交协警放弃节假日,绍兴交警支队还对他们的执勤情况进行了暗访,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太阳底下晒得黝黑的他们,在家中是父母疼爱的儿子,是受尊敬的丈夫和父亲。他们受辱或者受伤,受伤害的不仅是他们的小家庭,更是我们社会文明弊病的久治不愈。
可喜的是,文明执法之下,市民慢慢理解了治堵的初衷。
昨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绍兴人民路和中兴路口,行人和非机动车违章明显减少。一位陈姓违章者面对交警,诚恳地说:“兄弟,真是不好意思,今天我疏忽了。天气这么热,辛苦了!”
心通,才能路畅。解决当下我们面临的诸多民生难题,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 治堵应化繁为简遵循交通连续原理 谨防"发拥堵财"
- 温州一广本车两天超速达12次 车主借车给朋友需慎重
-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廿天程序 五天走完
- 尽心打造千岛湖的水上交通 力争成为中国最美航区
- 交通专家微博的一条治堵建议 缘何引来骂声一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