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水鸟停在荷叶底下的茎秆上,望着在水里打转转的一群鱼——同学把自己珍藏的这幅画晒到QQ群里问大家好不好,于是引发出一条比较在行的评价,这鸟肉头厚的,不错;就是鱼少了点,而且显得过于细小……有不少人看见活物,不管是纸面上的还是屏幕里的,经常会从平心静气的审美欣赏,不由自主地空降到实(食)用功能的遐想空间。
我原先怀疑,好吃或者说容易联想到吃的习性,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相关,有过漫长饥饿史的民族,尤其容易传承这种特性。但去过肯尼亚之后,我有些“吃”不准了。中国游客被招待吃鳄鱼肉、大象肉等等,都来者不拒勇于“尝”试的;而当地人,似乎不怎么好这一口,否则不可能一出城郊即有野物在路上旁若无人地自由走动。当地人的农业生产,还是一烧荒就是延绵几十公里的烟熏火燎。如果中国人去马尔马拉大草原搞个部落定居,会不会腌制出大量的角马火腿、斑马火腿、河马火腿和长颈鹿脖颈以及名目繁多的鞭之类,真的很难说。
央视昨天播的一个节目,讲世界粮农组织最近推出报告建议吃昆虫以缓解粮食紧张。报告的重点,一是说昆虫生长迅速营养丰富等优点,二是讲昆虫作为人类食物及牲畜饲料有广阔前景。据介绍,全球约有20亿人已经将昆虫纳入日常饮食。人们消费最多的昆虫是:甲虫(31%)、毛虫(18%)、蜜蜂、黄蜂和蚂蚁(14%)以及蚱蜢和蟋蟀(13%)等。
气候与植被的不同,肯定决定了昆虫的品种与数量的不同,进而影响饮食习惯的不同。特别是对于中国人来讲,昆虫作为食物与饲料来源,也由来已久,只是放到现实境遇之下,不再是世界粮农组织针对的“吃饱”问题,而是“吃好”问题。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恐怕是昆虫们容易讨得吃客欢心的关键点。吃蚂蚁、吃蚕蛹、吃知了、吃蝎子、吃蟋蟀……要说中国人吃昆虫,大多还停留在偶尔为之的阶段,并不像吃菜吃肉那么日常化,其中的很大原因,是价格因素造成的。如果能饲养,能大规模繁殖、大批量生产,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并匹配起一整套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很有可能,昆虫会更多地摆上寻常百姓的餐桌,而不是当作珍稀的高档菜肴。这方面,尽管西方社会也有少数餐厅推出昆虫食谱,但民众普遍的饮食禁忌,会使推广显得很难,反而是诸多发展中国家,容易赢在起跑线上。
从饲养业的角度看,中国为保护生态环境,不得不对牛羊采取定点放牧或者圈养的方式,否则过度放牧对现有草原危害极大。再则,养猪、养牛、养羊,要吃人家的肉,总得让人家出气放屁吧?但这样的“尾气”排放,据说甲烷成分极高,也是大气污染的一大成因。如果昆虫能有效替代部分的牲畜饲养,则对环境保护也是很有利的。
人对食物,既有对传统的坚守与相思,又有接纳新生食物的适应性。当然,面对“栩栩如生”的昆虫,并不是所有人都欢欣鼓舞地唯我所用的。估计非得等饿急了,才不在话下。如此说来,世界粮农组织的建议饥民们先进一步,看来是很通人性,很有良苦用心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