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仓”
与赵小光、朱灵贵的“干等”不同,浙江合兴禽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仁夫的“等”似乎更有针对性。这家以乌骨鸡闻名省内的大规模养殖公司,在5月21日开始孵化白毛乌骨鸡苗鸡4万羽。
“行情来的时候,不至于断档。”陈仁夫说,“一般而言,当禽流感过后,养殖业会迎来一轮上涨行情,到时,市场上的鸡肉和鸡蛋可能会供不应求,价格随之上涨。”
陈仁夫说,目前,正计划购进鸡苗适当扩大规模的养殖户已经不少,“但一般只有标准化养殖场,管理严格,防控措施好的企业才敢下这样的决心。”
而在温岭乌鸡合作社的负责人林良德看来,在这个时候下“补仓”,似乎更为适合。在面临众多养殖户的杀鸡以减成本之后,目前,浙江地区的肉鸡种鸡已经出现短缺。肉鸡鸡苗的价格在3.5元一羽左右,比禽流感期间,平均价格提高了十多倍。
“鸡苗价格的高涨之后,肉鸡的价格也将上涨,而肉鸡恢复期要一两个月,蛋鸡则为三四个月。这个时候补栏的话,或许可以赶上市场恢复后的第一波行情,趁机卖出价钱。”
林良德相信,人们不可能不吃鸡,等这轮禽流感疫情过后,他家的生意会好起来。
养殖困局
而当赵小光们回过头去看这一次禽流感时,风险的问题多次被提到。
“2003年的‘非典’,2005年的H5N1禽流感,都是我们养殖户独自承担风险。”赵小光说。
“发生疫情时,如果有保险,养殖户能拿到补偿,不至于倾家荡产;小企业也不至于在一两次风波后就倒下。”面对H7N9禽流感对养殖业带来的创伤,赵小光说。
“就没听说有家禽养殖业保险的,想投保也没地方投!”李金英说。从她自身的经验来看,如果不是这一次禽流感,她根本“没想起投保的事”。
事实上,在危机来临之前,养殖户们对养殖业保险关注很少,即使有这个险种,投保的养殖户也不一定多。“养殖户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对于这些办手续的事,能少碰到,就尽量少去碰。”李金英说。
而在林良德看来,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保险公司愿意做这个险种,“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说的就是养殖业风险不好预测,天灾、人祸、疫情等都不可预测,风险太大,保险公司是不会主动设立这个险种的,谁会去做没利润可图的事。”
事实上,养殖业一直有着畜禽疾病发生频率高、暴发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死亡率偏高的特点。
而目前,涉及此类的保险产品很少,大多数商业保险公司只提供养殖场地等方面的财产保险,养殖险类的纯商业保险产品罕有。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