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7日讯 核心提示: 699万人!这是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由于就业形势严峻,这个夏天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这段时间,绍兴文理学院大四的小刘一直奔波在求职的道路上,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找到了称心的工作,对无数像小刘这样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眼下最急迫的“梦想”,就是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开启新的人生之路。
A.走遍小半个中国,四处赶场子
好不容易见到招聘官,可是往往谈不了几句,就让回家等通知
小刘是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大四的应届毕业生,全国699万毕业生之一,过完年后,小刘一直就奔波在找工作的路途中,上海、杭州、绍兴甚至广州、深圳,只要听说哪里有招聘会小刘就会立刻赶过去,这半年来,他参加大大小小的招聘会20多场,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所有的招聘会都大同小异,满场都是大学生,人人都是渴望的眼神和厚厚的求职材料,排着长队好不容易见到招聘官,可是往往谈不了几句,就让回家等通知,而绝大多数的公司没有了下文。”
“其实我的要求并不算特别高,只是希望能专业对口、公司的工资福利比较好,未来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小刘抱怨说,他接到了好几家公司的面试通知,不过最后都没有达成意向,原因主要有企业一般都要招聘有经验者、企业开出的工资比较低、岗位为生产第一线或基层等等。
小刘告诉记者,他们班的签约率不高,随着毕业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不少同学只好主动降低求职预期,也有不少同学已经打算自己创业了。“现在我的想法是,先到杭州或者绍兴找到一份工作,工资够我租房、吃饭就可以了,积累经验后再想办法跳槽。”
小刘的求职经历并非个例,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今年学生的就业压力确实比往年明显,这不仅和大学生毕业人数总体增多有关,也和整个经济形势不景气相关,属于结构性矛盾。”绍兴文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马海枫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学校的签约率还不到30%,跟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据马老师说,今年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不乐观,学生的就业满意度不高,很多学生还处于犹豫观望阶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非仅仅发生在绍兴,这是全国各地高校面临的同一困惑。
来自省教育厅的数据显示,浙江省今年有26.7万毕业生,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而截至4月30日,毕业生总签约率在22.52%,与去年同期的23.47%相比,下滑了0.95个百分点。而这其中,研究生签约率36.62%,专科毕业生签约率为25.65%,本科生签约率在17.95%,尽管都比去年有下降,但本科生却是就业难的“重灾区”。而据说目前浙江高校中就业形势最好的浙江大学,到5月21日,就业率也只有50%左右。
B.推出的岗位少了,要求更高了
进校园招聘的单位数量,比去年下降10%~15%
一所本地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向记者透露说,目前绍兴企业开出的薪酬都比较低,不少企业开出的月薪甚至不到2000元,“比外来务工者的收入还要低,学生读了这么多年书,拿这么点收入肯定心理不平衡,所以很多学生拖着不愿意签约。”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说,学校培养的是技术性人才,学生的职业定位也比较清楚,就是企业技术精英,所以这些年来学校的毕业生一直比较抢手,不过今年也感受到了“寒意”。“学校目前的签约率为70%左右,与往年同期相比,还是低了些。”这位负责人表示,从来学校招聘的企业数来看,也确实少了些,岗位也有所减少。
“今年的就业市场整体都比较低迷,从校园的招聘情况看,没有往年那么火了,进校园招聘的单位数量,比去年下降10%~15%。特别是一些大型国企、金融机构等,招聘量减少了,招聘的人数也在下降,可能跟这些企业扩张期过了、人员饱和有关。”省教育厅的相关负责人分析说。
“所谓的毕业人数增多,并非今年就业形势紧张的关键因素。”绍兴文理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马海枫老师分析说,今年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很多特殊的原因,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整个国内经济环境不景气,不少企业经营受到影响,因此对人才的需求减少。“今年一个很明显的招聘现象就是,前来招聘的企业大幅减少了,提供的岗位也比往年少了很多,而且工资薪酬比较低。”
在面对记者采访时,不少企业也抱怨说招聘不到优秀的人才。
“今年的经济形势确实比较紧张,但越是这样,企业越是需要优秀的人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尽快转型升级。”绍兴县一家印染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告诉记者,今年企业推出了10个岗位,比往年减少,不过对于应聘者的要求更高了。“我们希望应聘者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而且对市场形势、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很强的把握能力,而很多大学生只有书本知识,没有技术也没有实战经验,就这样还敢开出高月薪,这样的人我们企业实在不敢用。”
C.“冷门”专业,签约率特别高
纺织工程、轻化工程等专业的签约率都超过50%
在采访中,多位受访者都不约而同谈到了“结构性”问题,声称大学的专业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不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了这一问题,虽然不少大学的总体就业率比较低,但不少专业因为学科设置合理、学生培养脚踏实地,其就业率在整体环境不景气的当下也创出了佳绩。
昨天,绍兴文理学院的老师向记者透露了一份各个专业的签约统计单,记者意外发现,往年热门的文秘、艺术、英语等专业今年的签约形势整体不佳,有的专业签约率不足1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冷门”专业今年的签约形势却特别好,例如纺织工程的签约率已近40%,轻化工程专业的签约率超过了50%,日语专业的签约率达到了62.5%等等。“这些专业之所以就业形势不错,一个原因是当年这些专业都被家长和学生普遍认为是冷门专业,报考人数相比较少,就业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专业性更强,不像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听上去不错,但实际是‘万金油’,什么工作似乎都能做,但实际上什么工作都做不精,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冷热专业转换问题。”这位老师同时分析说,从这几年的经验看,一些和绍兴经济发展相配套、相适应的专业,就业形势总体也不错。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处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学校那些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的学科,学生普遍就业率较高,而经管等综合类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就相对较低。
D.帮助学生就业,大家都在努力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
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很多人都表达了同样一个观点,所谓就业难,其实更为准确的意思应该是找份好工作难,如果仅仅是想找份工作,这其实并不难。“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树立市场意识。当市场需求旺时,要求可以高一点,就业形势严峻时,也要做好当工人的准备。在整个就业市场,每一个大学毕业生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你个人能力的储备有多少?一个人有多少竞争力,就要到市场上找相匹配的岗位,不能好高骛远。”越秀外国语学院的一位老师分析说。
面对今年的这个就业形势,不少学校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学生就业或自主创业。绍兴文理学院的老师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收集整理各类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招聘会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每位毕业生,同时学校加强引导,帮助未就业学生分析原因,并针对性给出建议。“我们还有意识加强对学生技能培训,让学生不仅掌握书本知识,同时也能掌握更多实际的技能,这样到工作岗位可以更快上手,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
绍兴人才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政府十分关心大学生就业问题,目前他们已经到各所高校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生真实的就业情况和学生就业心态,并将针对性给出指导意见和建议,他们也将尽快组织专场招聘会,为学生和企业搭建沟通的平台。
“学生就业眼光可以放得更长远些,例如到一些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进行自主创业,也可以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等等。”越秀外国语学院的老师分析说,要想破解就业难题,大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调整就业观念,以更加开阔的眼界到更大的范围放飞梦想。
- 青田职校巧打"侨牌" 小语种课程为烹饪学生就业加分
- 高职就业率受“史上最难就业年”冲击但 仍高于本硕
- 18所高校今年新增会展专业 就业好,录取分也高
- 就业有补贴创业降门槛 浙江合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
- “史上最难就业季” 职教生比大学生工作好找多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