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所学校,7堂精品课,26堂常态课……在过去的两周里,拱墅区首届“高效课堂”优秀项目展示研讨会将其三年的高效课堂成果,进行了展示、总结、反馈。
从2011年起,拱墅就在区域范围内致力于构建“高效课堂”。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学校交给老师”的原则,老师们努力理解课堂,还教于学,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拱墅的高效课堂所追求的不仅仅是‘量增’,而是把它看做一个‘寻质’的过程。”省教研室副主任张丰一语道出了拱墅课改的精髓。这一“寻质”,是对学科本质的探寻,是遵循孩子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的改革探索,也是在营造有质感的学习环境。
三年过去了,拱墅区对“高效课堂”的建设,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课堂生态正不断优化,学习效率正不断提升。而其中涌现出来的亮点特色,很让人欣喜——
拒绝生搬硬套,把课程改革和学科特质相融合;
以点带面,实现课堂改革向学校文化建设延伸;
各校的“课改”自下而上,各具特色,呈现拱墅“高效课堂”多元化特点的新局面;
……
而所有的一切,都基于拱墅区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展望与责任。“教,是为了不教!”教育前辈叶圣陶的这句名言,拱墅教育人牢牢记在心中,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它进行了新的阐释,为我们提供了区域教育发展最真实而生动的图景。
1
回放与回声,课堂内的学生精彩
●主题:“任务导学课堂”
执教老师:杨儿(卖鱼桥小学)
课堂片段:
“我认为用18厘米的绳子围成长方形,不管怎么围,它们的面积一定是相等的。”
“我不同意他的意见,18厘米是周长,而周长和面积不是一回事。”
“我有补充,把绳子围成瘦瘦长长的面积肯定比围成胖胖方方的要小。”
“是啊,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到底是否相等呢?你能想办法自己去证明吗?”
课堂上学生激情昂扬的争辩,似乎这不是在上数学课,而是在进行一场辩论会。
课堂延伸:
数学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核心的课堂,卖鱼桥小学的课堂中,老师直接教授知识的时候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布置一些主题突出、有层次性的任务,让学生自主探寻。为了方便小组讨论,学校还把“排排坐”改成了“围围坐”。
对于“任务导学”课堂,市教研室平国强老师评价很高:“老师借助一定的学习任务来驱动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操作、探索、交流中形成认知结构,实现了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
●主题:“语用阅读”课堂
执教老师:周德颖(半山实验小学)
课堂片段:
投影屏幕上正在播放喜剧片《百万英镑》的片段,剧中人物随着情节变化,表演着各种夸张的动作、表情,嘴在急速地开合,却不知在说些什么。原来,音频被关闭了。
而下面的同学们,则三两个聚在一起,一面望着屏幕,一边捧着课本,正忙着为各个角色配音呢。演到高兴处,一个个忍不住手舞足蹈地入了戏。整个教室俨然是一个小小的影视后期制作间。
课堂延伸:
语文教学应把学生的语言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课堂中,如果直接通过课本阅读,学生可能对文章理解不深。但如果老师加入了视频配音环节,学生在角色的扮演中,对文本语言的解读,以及对语境的把握也更深刻了。
省教研室滕春友老师观课后也大加赞赏:“半山实验小学的语文课改,牢牢把握住了语言学科的本质,将基于心理学的兴趣、节奏和方法,转到了语文的学科研究。这不仅仅是一种迁移,更是一种提升和交叉。他们的‘高效’,更多的是指语文学习的效益。”
●主题:“个性飞扬”课堂
执教老师:王微微(大关苑第一小学)
课堂片段:
投影幕左上角,呈现出一幅又一幅的指印画。王老师随性地添加了几笔,一只活泼可爱的蜻蜓就浮现在大家眼前。
“蜻蜓飞来了,还会有什么出现呢?”面对王老师的提问,同学们反响很强烈:“荷花”、“小鱼”、“小树”……老师顺势在画面左下角按了几个指印,添加了几笔,一朵玲珑剔透的荷花被塑造出来。
“一只蜻蜓太孤单了,谁来陪伴它呢,谁上来给它找个朋友?”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
课堂延伸:
“我们一直认为孩子人人都是画家。”大关苑一小的美术课堂中,老师不会直接教孩子怎么画,而是抓住每一个细节,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并让他们的创意呈现在画纸上。
美术特级教师朱国华听了课后竖起了大拇指:“王老师的课很巧妙,自己画一幅,让孩子上来也画一幅,这样教学活动就丰富起来。学生添一添、说一说的过程中,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极大地激活,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张扬。”
2
追寻与发现,课改中的教育本真
前文中的三课,只是拱墅高效课堂的一个“缩影”。
这样的课堂,是拱墅区各校根据自身优势项目或实际问题摸索而成的。他们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套路,而是在一路探索中发现孩子,发现教师,发现惊喜。
莫干山路小学,一直倡导让孩子过真生活,激发真感情。在他们的品德课中,常常会加入孩子身边生活的元素。比如六年级上“城市发展与规划”这一章,老师就把学校的一块校区改造的设计图拿出来讨论,顿时把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有的孩子还当起了设计师,这里加个篮球场,那里多设个乒乓球台……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他们对城市规划的理解,让教师对孩子多了一份认识。
省教科院附小的科学实验课上,老师不再是主角,而只是一个引导者,各种实验尽可能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材料做实验,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实验的进度。这样的“实验超市”,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并真正学会运用知识。
同样的,像外语实验小学的英语课,学生能在自主交流中加深对词句的理解;北秀小学通过“兴趣、情趣、理趣”三步走,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课改中的教育本真被不断地发现,不断地给人以力量。
而在这过程中,享受“发现”乐趣的,不仅仅是课堂中的师生,也包括各学科教研员。孙钰红老师是拱墅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在“高效课堂”的调研和指导中,她“感动于教师们理念的自觉转变,更感动于孩子们强大的学习能力,任务就这样无形之中重塑着生命。”品德教研员蒋雪飞认为:小学品德一直在倡导“真课堂”,主张让儿童过真生活,激发真情感,最终获得真发展。而“真情生活”课堂就是基于儿童现实生活,最终服务于儿童未来的生活的课堂。
丰衍生,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副主任,这几年来一直醉心于推进区内各小学的“高效课堂”工作。本次研讨会上,看到各所学校在探索“高效课堂”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他很欣慰。“当看到教室里讲台没了,教师的话少了,学生围绕着一个问题或一项任务孜孜不倦地探索、讨论、争辩的场景增多了,这不正是我们在课堂上想要得到的吗?”
3
开放包容彰显拱墅课改魅力
经过三年脚踏实地、孜孜不倦的探索,拱墅“高效课堂”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一节课是否真的高效,作为“高效课堂”最直接的亲历者,老师们心如明镜,学生的心里也有一杆秤。
要让学生学好英语,首先得让学生开口说。外语实验小学潘斐笑老师明显感觉现在的课堂,孩子们的参与度更高了。比如讲有关家庭旅游的文章时,老师会设置一个旅游情景,让学生用英语来进行一些对话。“要是换在以前,多半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也觉得枯燥乏味,但开展‘话题引领’的高效课堂后,学生真正告别了‘哑巴英语’。”
省教科院附小余化龙老师说,以前的实验课,多以老师做实验、同学看实验为主,表面上看老师做实验速度快、出错少、效率更高,其实不然。现在,学生自己亲身经历了实验,他们对实验的原理印象更深了,在操作的过程中对科学的兴趣也更浓厚了。
在“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拱墅区以一种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让课堂更接地气,让教学更显特色,也让学生更具个性。
北秀小学的六年级女生邢希茜对上体育课饶有兴致,因为老师总能想出新法子让运动不再枯燥。“一般体育课上跑完步后,总会让大家压压腿、伸伸腰,很是枯燥,但钟强勇老师却会让大家来颠球,大伙们都玩得不亦乐乎。”小女生说,在颠球的过程中明显可以感受到身体放松了,原来体育课也可以这么好玩。
“语文课对于我来说更像一场游戏。”半山实验小学的方语涵很享受老师在课上所制造的惊喜。小家伙说,老师有时会把课文改成剧本让大家演绎,有时又会组织一场辩论赛,有时甚至还会给课文挑挑刺,这样的课堂总让大家尽情地享受其中。
显然,教师们的感言,同学们的心声,无不印证着一句话:“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学校交给老师。”两句直白的话,透露着拱墅“高效课堂”的开放包容,收获的更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努力打造优质教育之城
- 学校安全无小事 牢固要排在首位——严查教学楼护栏
- 30位家长联名写信 要求学校为班上一位男生单独上课
- “百姓课堂”走进家中 重点培养能“村舞导”
- 温州肯恩大学教学楼等工程结顶 今秋拟招240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