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31日讯 开栏的话: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刷新了纪录,但就业市场的另一端,计划招聘岗位却下降10%~15%。综合各地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报道,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不容乐观,以至于有人戏称今年可能是“最难就业年”。
在绍兴,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到底难不难?初入职场的“90后”在求职中会遭遇哪些门槛?他们又会如何面对?面对就业压力,老师、家长和社会能为他们提供哪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本报“新闻深呼吸”栏目的记者在毕业季展开调查,将分4期全方位展现“90后”职场元年的丰富表情。
招聘会上人山人海
新闻调查
毕业生明显增多,老师比学生还急
“有的学生实习了三五天就不干了。”本地一所外语学院的刘老师已不是第一次担任毕业生的指导老师,但隔三岔五地给学院尚未找到工作的学生挨个打电话,一方面他感觉学生太容易放弃,另一方面他感觉今年就业也确实难。往年通过个人关系还能为学生找到三五个岗位,今年却直接遭到拒绝,开外贸公司的老总朋友直言不讳地表示,今年形势不好,不多招人了。
另一所高校理工科专业负责就业统计工作的徐老师告诉记者,“去年这个时候,搞定的学生还要多一些,今年到目前为止的签约率,大约比去年低两个百分点。”
纵观国内就业背景,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扩张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省教育厅就业处拿到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浙江省有近26.7万大学毕业生,比去年增加2000人,创历史新高。
但让很多老师意外的事,在求职这件事上,不少学生反而比老师更淡定,不少没有签约的应届毕业生最近忙着吃散伙饭,拍创意毕业照,甚至相约出去玩,享受最后的校园时光。
招聘岗位减少了,用人单位今年有点挑剔
毕业的学生多了,招聘的岗位少了,这是今年高校教师们共同的感受。
“除了许多家企业设摊大型招聘会,往年也会有一些企业直接与学院联系,由老师推荐专业对口的学生,这样的招聘会虽然规模小,但往往签约率很高。”徐老师告诉记者,去年二三十家企业联系学院借会议室搞小型招聘会,今年却不足10场。
“校园招聘不是特别理想,去年招的十来个实习生,有的考上公务员走了,有的觉得太辛苦不干了,还有几个因为业务能力太差没通过实习考核,最终留下的一半都不到。”袍江一家生产节能环保产品的企业人事经理陈小姐道出了大多数招聘单位的心声,对企业来说,经济形势不好,更加需要优秀的人才迅速扩充实力,所以要么招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要么招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
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业不再依赖招聘会,全家总动员寻找就业机会成为一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某高校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小夏就对记者说,参加了6场招聘会、投了30多份简历,其间也接到过应聘企业的面试电话,但他这样的“自食其力”也被家里人视作“无用功”,给他带来压力的母亲不是嫌他收入太少,就是觉得工作太辛苦,最后还是去了亲戚帮忙安排的一家企业上班。
不同专业的签约率,差距真的有点大
临近毕业,各专业就业形势的差异也越来越大。今年整体而言,理工科的就业难度要小于文科专业。
记者在绍兴某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了调查,总共92位同学,目前已经有60人签约,签约率在65%左右。
据了解,在其他高校中具有专业技能、项目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还不错,随着IT行业和新媒体的崛起,互联网企业的人才依然很大,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企业需要的是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实用型IT人才,如果不能灵活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缺乏实践经验,找工作也没那么容易。
在历次的就业率报道中,法学专业都是属于困难户,记者的调查也应证了这一判断,某高校的就业率只有31%。
其实法学教育就业率不高已经持续好几年了,早年法学专业毕业生流向最为集中就是法院和检察院,这也是现在很多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但除了考公务员现在要进这两类单位已是越来越难。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去律师事务所就业的比例也在下降,对于一些企事业单位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成熟的法律人才,因此初出茅庐的应届生很难符合他们的要求。
新闻样本
同班同学,求职路上表情各异
比起斑斓的校园生活,对不少应届毕业生来说,职场是现实且残酷的。记者走访本地一所高校本科服装专业的3个同班同学时发现,在这条崎岖的求职路上,有人炼出了超乎年龄的沉稳和豁达,有人却觉得“压力山大”。
A苏小平:兴趣引路,稳扎稳打
在学校老师推荐的服装公司实习,简历上填了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因为工作态度还算不错,就被介绍到另一家服装公司担任网店的平面设计工作,比一般毕业生还要早就业的苏小平,从2月19日就开始在兰亭这家企业上班。
“虽然读的服装设计专业,但本身兴趣是在平面设计,知道自己优势在这方面,虽然还是有很多不会。”苏小平说,但她初到岗,还是被工作强度有点吓到,一天要做百来张图,没人带,自己摸索也没办法做得很好,所以经常要加班才能完成工作,一般是到晚上8点,最晚一次晚上10点半才下班。
初涉职场,苏小平感觉与同事相处融洽,有人要帮忙,不是她的活也会抢着干,下班晚了,也会有同事担心她走夜路直接开车送。她觉得找到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来之不易,已经过了两个月的实习期,她的工资也从原先的2000元涨到2300元,通过公司8个月的考核期还能享受公司更多福利,她建议其他毕业生也不要挑剔太多,工作肯定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B陈程:“压力山大”,做回“逃兵”
所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陈程感受到了,他不是不想像其他人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在一家服装出口企业实习了一个多星期之后,他做了回“逃兵”。
“学服装设计的时候,完全是凭空想象,做一些自己兴趣的衣服,但在公司感觉比起发挥自己能力,更多要考虑消费市场、接受人群,一下子工作积极性有点受影响,与专业设计师之间的差距,压力也比较大。”陈程说,那家公司是做比基尼、沙滩裤的,虽然有专业设计师带着,但他们自己也要工作,整天关在办公室画设计图,实在有点枯燥。
忙完了毕业设计,最近又开始找工作的陈程,这次是希望能找一份长点能力的工作,比如拉业务、跟人打交道。社会比较现实,陈程也承认自己抗压能力比较弱,不过他觉得不试过也不知道怎么样。然后,他也讲了自己最后一条退路,“不行就回江苏老家,家里还有一点人脉,总好过自己在外头单打独斗。”
C孙依乔:吃苦当补,脚踏实地
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一起坐上车去了浙江理工大学,现场投了两份简历,孙依乔就找到了现在的工作,在杭州一家制衣企业做跟单,也就是根据业务员拿来的客户要求,确认不同的面料、线、扣子,做出让客户满意的样衣。这并不是个轻松的活,但孙依乔早有心理准备。
现在的社会就讲究工作经验,所以孙依乔在大学的时候,利用课余时间在一家咖啡店打工两年,服务业最锻炼人,所以基本的人情世故都懂。“基本天天吃‘排头’,客户有要求,工厂也有要求,夹在中间难做人。”孙依乔说,这样的事情天天在发生,客户对样衣的品质、款式、版型不满意,要修改,工人又觉得做不到,回一句“你自己想办法”。
孙依乔感慨说,现在出来工作除了文凭都没有,处于实习期,只能保持耐心,不能人家甩一句“你不要做好了”,就真的不做,毕竟竞争激烈的职场与清闲的校园生活不同。现在她们寝室6个中的4个都已经找到稳定的工作,她觉得大学生就业更多是个人选择问题,不能说是社会问题。
-深呼吸观点
就业难,难在择业
可以说,今年我市就业市场还是比较活跃的,上个月,绍兴县建筑行业20多家领军企业和骨干企业在绍兴文理学院设摊招聘,提供土木、工管、建筑、文秘、会计等专业有效岗位200多个,也吸引了不少学生到场交流应聘,但记者回访时发现,还是有不少岗位在等待应聘者。
对成为今年就业主力的“90后”来说,他们的就业观与“70后”“80后”相比有明显变化,比起没节假日、经常加班、四处奔波的工作,他们更倾向选择工作环境舒适的工作。不少实习了几天就放弃的学生,常常是为了很简单的理由,比如这个领导对我好、但是那个对我不好,比如觉得加班太多收入却不如自己预想得高。
对工作有所选择本来无可厚非,但是高不成低不就,会耽误或错失很多机会。不少学生都参加了国考和省考,还有本地的事业单位招考,在千军万马中被挤下独木桥之后,才回过神来感叹工作难找。
本地一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表示,难的不是就业,而是如何转变就业的观念,要将目光放长远,积累到足够实力的时候再去谈梦想,而不是在积累阶段眼高手低。这一点也需要家长支持,比起背后不理性地支撑,更要放手让孩子得到锻炼。
目前,就业难不单是就业的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教育体制问题。比起高职学校专业对口,毕业生企业争着要的就业态势,本科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方面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发力。
- 最难就业季高职男孩轻松就业 校企合作保驾"就业率"
- “五网联动 百位市民寄语新区”今起与市民见面
- 省首家大学生创业基地落户大溪 带动10万人就业
- 毕业季请告诉孩子 不要因急于找工作丢了戒心
- 脱下“被就业”这件皇帝新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