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少年:困难面前坚强、不丧气
陈 怡——身残志坚程海燕——失去双亲,勇挑重担
“自强少年,应该生活独立意识强,勇于承担责任,坚强面对困难与挫折,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志存高远、执着追求。”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今年5月底毕业之前,17岁的陈怡一直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她是临海市特殊教育中心九年级副班长、校学生会副主席。
陈怡3个月时的那场高烧当时并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待到该学说话时,陈妈妈才发现2岁的女儿竟还无法说出一个完整的词语。尽管之后陈怡的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也没有改变陈怡成为聋哑人的事实。
8岁时,陈怡进了临海市特殊教育中心学习。“她的学习成绩并不是班上最好的,却一直是最努力的一个。”班主任刘芳说,陈怡刚上四年级时,数学成绩还处于班里中下游,为了提高数学成绩,陈怡认真得有点发狠,“别人去玩的时候她在背数学公式,别的同学下课回寝室了她还在教室里做试卷。”就凭着这股劲儿,到四年级期末,陈怡的数学成绩赶到了班上前几名。
陈怡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小品、跳舞、书法都是她喜欢并擅长的。
陈怡从一年级起就加入了学校的舞蹈队,并一直跳到八年级,七年间她和伙伴们代表学校参加过许多省市级比赛,也拿了很多奖。
在学校,陈怡最常去的地方除了教室就是书法室。“她一有时间就会去书法室练字,之前练钢笔字,现在练毛笔字。”刘芳说,教书法的蔡老师每次布置写字任务,陈怡从不偷懒,“老师叫她写几张她就写几张。”
受电视上梳着麻花辫的宋丹丹演的小品激发,陈怡喜欢上了小品表演。去年暑假,陈怡代表学校参加了台州市残疾人文艺汇演,“她在小品里扮演了一位被女儿嫌弃的清洁工母亲,演得很真实,很感人,观众的评价都很好。”刘芳说。
陈怡家境贫寒,至今一家六口人还住在破旧的祠堂里,家里的生活主要靠在兰州打工的父亲每年寄回来的两三万块钱支撑。
虽然陈妈妈也会做点零工贴补家用,但生活的压力依然很大,有时照顾爷爷奶奶和妹妹的活儿就会落到陈怡身上,每次放假回家,陈怡都会帮着妈妈洗衣服、扫地、洗碗……
由于经济原因,陈怡从学校毕业后将进入临海一家企业工作,月薪2000元。“她最大的愿望是挣更多的钱给家里盖新房子。”刘芳将陈怡的手语翻译给记者听。
“陈怡被评上‘自强少年’,我认为这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对更多青少年来说,起到道德导向作用。”刘芳说。
同样被评为“自强少年”的程海燕,就读于三门县城关中学八(12)班。由于失去双亲,她一直与3岁的弟弟相依为命,即便生活上所有的重担都压在她稚嫩的肩膀上,但她依然自强自立。在校期间,程海燕担任班级干部,学习成绩优异且工作尽职尽责。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