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辆车假冒了120救护车。
浙江在线06月07日讯 黄先生的病,一直是妻子林女士的痛。她看着他危重入院,看着他熬过40多天,看着他被抬出ICU,抬上自己亲自拨打120叫来的救护车,终于要转往杭州治疗了。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虽然拨打的是正规120电话,等来的救护车却是“山寨版”的!
经过一番折腾,她眼睁睁看着丈夫病情突然反复,再次大出血……事后,林女士才发现,这辆救护车以及跟车医生都不是温州市急救中心的。
拨120急救电话后,为什么会开来“山寨”版120救护车?难道是温州急救中心的员工“倒卖”了病人信息?
病重急需转院,来了辆山寨版救护车
昨天,林女士说,丈夫黄先生41岁,4月13日因消化道内出血,住进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下称温州附二医)。之后40多天,黄先生出现肝、肾和肺等多处脏器并发症。“40多天里,治疗费达60多万,我们从没放弃。”林女士说,为让丈夫得到进一步救治,先后联系了北京、上海和杭州等地名医,要求会诊或转院治疗。
很多专家看后,都说一时没法转院。5月底,经温州附二医急诊ICU抢救,黄先生病情有所缓和。这时,林女士联系好了杭州一名医,把他请到温州会诊。经多位专家评估,给出的结论是,黄先生具备转院条件。
杭州名医曾提醒过她,转院时务必拨120找正规救护车。5月30日上午,她拨通了温州120电话,向接线员介绍了丈夫病情及需求,得到的回复是,要拨另一个尾号为“0120”的固定电话。
上午9点34分,林女士拨通了那个电话,“工作人员听完后,说大概半小时后会有120救护车和我联系。很快,就有人回电话了,他说自己是120的,且人已在医院了。”林女士说,一名男子跟她商量了转院时间和价格,“后来他又跑去向医生了解病情。医生提醒他需要哪些设备和怎样护理,他说都没问题。”
家人决定6月3日凌晨将黄先生转院。“上楼接人的,就是那天跟我谈价格的男人。”林女士说,同行的还有另一个男人。黄先生是戴着氧气气囊出ICU的,“电梯里看他们操作气囊的架势,就不是很专业。”
“上车后,戴上车里的呼吸机,他拼命摆手表示不舒服,紧接着呼吸困难。我们让车上医生快点调机器,他说已调到跟医院ICU的呼吸机频率一样了。看情况很不对劲,我们赶紧打电话给楼上ICU,医生说这个呼吸机不行,马上回ICU。”林女士说,“在回去的电梯里,丈夫嘴里的血喷了出来。”
“6月3日和4日,连着两晚,医生都通知我们,病人可能扛不过去了。”林女士说,救护车上几分钟折腾后,丈夫病情恶化,“之前40多天里所有治疗全白搭了。”
为何来的是“山寨”版120救护车?
事发后,黄先生家人认为,这辆牌号为浙C98U25的救护车脱不了干系,于是没让车子开走,并报了警。
救护车身份很快也被查清:根本不是温州市急救中心的,而是当地民营“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的车。
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一名副院长告诉媒体,该车是经向市卫生部门备案的正规救护车,但并不具备承担院前急救、院后处理任务的资质,因此该车平日只负责接送本院骨伤科病人,且都是无生命危险的病人。
这家医院的救护车怎会出现在附二医大院里,准备将一名危重病人送往杭州?该名副院长称不了解这个情况,表示会马上着手对救护车管理问题进行整顿。
然而,不仅车子有问题。林女士说,上楼接黄先生的两名男子根本不是医生,而是救护车司机。在车里等着的医生也不是急救中心的人。明明拨正规120叫车,为什么赶来的车和人都不是温州急救中心的?
救护车司机姓胡,湖北人,31岁。昨天,胡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2月,他被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招去当救护车司机。除了偶尔帮这家医院拉拉病人,平时还受一郑姓女子调派,前往温州其他医院赚点转院病人的钱。大部分转院病人的信息是郑某转发给他的,“有时病人信息说得不是很清楚,会有两个专用手机号跟我联系。”
胡某说,接触后他才得知,用这两个专用号打电话来的,都是“120里面的”。其中,尾号“8801”的是一男的,另一个“155”开头的,打电话的有男有女。不管哪个号码来电,一个共同点是,对于哪家医院、哪个病区、哪个病床和哪个病人,甚至需要什么服务,他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但凡他收到转院病人信息,急救中心就不会再派车来,“如果他们再派车,我们根本拉不走人的,因人家一看车子设备什么的,肯定就不愿用我们的车了。”
“黄先生的转院信息,老郑(指郑姓女子)、‘8801’和‘155’都来过通知。”胡某说,内容就是“附二医六楼ICU12床去杭州”,然后还会发来家属手机号。之后,胡某“代表120”和林女士取得联系,谈好4000多元价格。胡某说,温州救护车转运市场有不成文的定价,市区内150元起步,出市区在“起步价”基础上,每公里10元。
救护车上的医生从何而来?胡某说,那是他在医院内科找的一名执业医生,“之前朋友介绍的,曾跟我跑过一次车,那天打电话给他,他说自己刚好不当班。他肯定不是120指派的医生,因他曾说过自己是温州附二医的,也看他穿过该院医生服,但事发后,他又说自己不是的了。”
胡某说,事发当天,他按时把车开到温州附二医,上楼去接黄先生。“到了车上,黄先生很不舒服,不停摇头,我也怕了,让他们赶紧叫医生,后来我也说,这病人不能送。”
如果这单“生意”顺利做成,钱交给谁?胡某说,要交给郑某的,当然,他会领到一些“补贴”。
按胡某描述,他驾驶的救护车背后,还隐藏着一条更深的灰色利益链。
转运病人背后,每个环节都有分成?
这起事件中,胡某不仅当驾驶员,还“代表120”联系家属,与家属签合同,寻找执业医师跟车,一人分饰多角。然而,这一切的操纵者显然是站在他背后、不时会发来神秘转运病人信息的郑某,以及“120里的人”。
温州华侨骨伤科医院上述副院长曾告诉媒体,郑女士是医院聘请的救护车管理员,目的是为了防止救护车被用于拉私活。
郑某说:“我原先在华侨骨伤医院做过事,后来因手头有‘信息’(指其他医院转运病人的信息),所以借他们的救护车拉点私活。我曾在医院分过传单,后来就有120的人跟我联系,说以后有活儿会交给我。从5月11日接活到6月初出事,前后不过20多天。大概做了一两万元生意。”
这条灰色利益链上都有哪些人,如何分配?郑某说,她其实赚不到多少钱,好比一单收费四五千元的“生意”,两个救护车司机,每人150元补贴,外加每人80元餐费;跟车医生要给500元;另外,120里提供信息的一般给20%回扣,去掉800多元;另外,有时医院的医生也要给的,价格和“120”的差不多;再去掉油费什么的,剩下也不多了。
“120”那边的提成怎么给?郑某说,对方有一个卡号,户名姓丁,“这段时间我打过两次,每次2000元。”郑某说,她还请上述“线人”吃过饭,“两男两女过来的,我还塞了红包。”
急救中心承认内部出了问题
司机胡某说,事发后,一名身高1.7米左右、20多岁的男子曾用“8801”的号码给其打过电话,约他在一家银行前见面,向他打听黄先生病情。“听声音,是平时给我信息的那人。”
胡某手机中,“8801”被存为“阿锋1”。胡某说,“阿锋1”曾发短信过来:“兄弟,见主任前我们碰下,你几点去?我们交流下信息。”“昨天保姆(指医院护工)在市区,你特意去找他的,这样才圆得起来,泽雅的,住在新桥。”还有“别说漏嘴了,我号码是保姆拿的”等。
郑某也告诉媒体,事发次日,温州急救中心一工作人员曾找到她,删除了她手机里的通话记录,并告诉她,“要跟别人说,120的车当天也有派过去,但这边已装车了。”郑某觉得,说这话的意思是,“我们是通过医院护工得知有这么一单活,我们就去把病人抢掉了。但我觉得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因家属马上会反驳。后来他又打电话过来,叫我找个护工,说电话号码是护工给的,叫我给她钱。”
疑云重重,黄先生家属在等待调查结果,“急救中心说过3天内给答复,”林女士说,但截至昨晚8点,仍未收到相关部门的答复。
“我们相信‘120’,所以打电话给‘120’,但过来的‘120’把我弟弟推入这样的绝境。我想我弟弟不会是第一个,但我希望我弟弟是最后一个。我们好不容易把他的命救过来,现在却被毁在那一刻……”黄先生的姐姐哭着说。
昨天下午,温州市卫生局局长程锦国说,从前天下午开始,他们已着手调查这件事,大致事情已搞清楚了。不过,截至昨天下午,调查还在进行中,主要是对一些细节情况再了解一下。至于调查最终结果,程锦国并未透露,只说可问温州急救中心主任陈仁裕。
昨晚,陈仁裕对记者说,事情确实已基本搞清楚了,“是我们里面的事,员工出了问题。”不过,具体多少员工涉及,情节到底怎样,最终如何处理,他并没详说。
陈仁裕说,对于这件事,他肯定负有一定领导责任,现在不是处理员工的事情了,包括他在内,都在等处理。“如果违法了,也要负相关法律责任。这件事社会影响太大,上级部门肯定会有处理结果,很快会给公众一个说法的。”
- 儿童气管内不慎吸入异物 推压法可帮助排出
- 山寨停车位:停车格压着盲道入口处没有斜坡
- 急救“零等待” 急救中心启用医疗优先分级调派系统
- 杭州:急救“零等待” 接通电话就开始“救”
- 9岁女孩私处取出一段1厘米长的蜡笔 专家支招急救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