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时代
新闻背景:每年的六七月,人们调侃、议论、争吵,一切的喧闹似乎都与高考有关。考前是一年一度的“全民总动员”,考后,能否榜上有名则成了考生和家长关心的焦点。在人生和社会的考场上,走过高考时间,其实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需要跳出“独木桥思维”来理性看高考。
有种青春叫高考
人民网:高考作为一道“龙门”,势将为国家筛选出一大批有能之士,为接班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大量的人选。李克强为考生让路,充分显示总理对青年学子的关爱。为考生让路,更是为青年的梦想让路,是为中国未来发展让路,是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让路。
新华网:但凡经历过高考的人,都忘不了那段岁月的焦灼、迷惘、悲伤甚至苦痛。蓦然回首时,却还是会感谢高考。努力了,你就无悔青春。高考,未必美妙,未必华丽,但迈过了这道坎,你就会成熟许多。
新京报:考生们用长达十二年甚至更长的努力和艰辛,在装填着一个巨大的焰火,只等在“录取”这几天,燃尽引信,耀眼而光鲜地爆发一回。这段记忆,与高考带给他们的是悲伤还是欢乐无关,一切终将逝去,留得下的只有记忆。
京华时报:考生黄子恒的举动,让我们的内心里流过暖流,看到希望。这新生的一代,如今以这样的道德行动出场,又怎能不让人相信他们会填上我们时代的道德洼地,书写新生代的道德篇章。
“独木桥”变“立交桥”
中国新闻网:扩招政策的刺激,高考从“独木桥”变成了“立交桥”,不拥挤,不用挤了。从梦想跳出农门,到找个铁饭碗,再到今天双向选择,这个变化比较形象地说明“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然来临,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必然呼唤更多的人才输出模式。
西安晚报:今年全国放弃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约为100万。一方面说明不少考生的观念发生改变,不再迷信“高考改变命运”,不再挤过“独木桥”,主动选择了去寻找其他出路;另一方面,说明如今社会发展多元化的形势,已经不再唯学历、唯文凭,除高考之外,还有更多选择,比如出国留学、直接就业等。
三联生活周刊:收入的增长与国家的开放,为新一代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每个家庭都可以结合自身的状况,为孩子选择成长方式:上国际班、申请国外大学或者直接去国外读中学……选择的机会,对于这一代父母而言,至少是空前的。但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海归”的竞争力也在下降。对于教育道路的选择——“主流”抑或“非主流”——并没有完美答案,只有合适与不合适。
新华网:自主招生乃至联考,有利于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一把尺子量天下”的传统做法,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进一步创新,体现大学人才选拔和培养的特色理念,减轻学生的应试负担、充分保障考生选择的权利,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才能摆脱“抱团抢生源”的质疑,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支持,发挥引导和鼓励素质教育的重任。
高考改革进行时
东方早报:其实真正的高考改革已经开始。最近教育部发文,正式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学考试和高考分离。这样,高职不再成为高考落榜者的安慰剂。愿意选择学一门手艺,走另外一条职业道路的高中生,可提前作准备,没必要再陪以进大学为目标的同学做没完没了的习题。用专家的话来说,这份文件是提供给学生和家长的一幅“人才成长的路线图”。
人民日报:“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正在修正之中。有从国家层面推动教育公平的,像今年起国家已决定提高重点大学的农村子弟比例;有从体制内有序推动,像高校保送与自主招生比例逐年扩大;还有自发进行的“用脚投票”,不少学生放弃高考,选择本科留学。
新华每日电讯:面对全国有百万学生放弃高考,大学是应该反思了——专业设置不合理,知识更新缓慢,技能培训与社会脱节,让学生们一毕业就失业……长此下去,谁还会心甘情愿在国内上大学?恐怕随着生源的减少,许多大学也不得不关门!此外,政府部门也应当调整教育政策,加大力度调整教育资源分配,补足农村教育资源短板,为农村学生创造更多机会。
羊城晚报:理想往往不能一步到位,我们也得容许高考改革在沉重的步伐里慢慢向前爬行。但是,公平永远应该是高考改革的核心价值理念。那些渴盼获得上升通道的人们,需要一个“最公平”的高考来改变个体的命运;公众则期待一个“最公平”的高考能为社会公平做出防守,并在每一个参加高考的年轻人心中播撒下公平的种子。
打开新一页
人民网:在“后高考时期”,考生容易产生突发性的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学校、老师和家长要真正树立为孩子终生发展负责的理念,才会让孩子对高考形成正确的认识,理性地看待高考,给自己的“后高考时期”制定合理的规划,使其成为下一个人生阶段完美的开端。
中国青年网:对“后高考时代”,我们应该有三个期盼:一,对高考分数冷漠一些,再冷漠一些。期盼多宣传一些榜上无名榜下有路的途径,打造更多的多元成才平台。二,对高考状元淡漠一些,再淡漠一些。炒作高考状元除了树立学校招生形象外,害处不少,造成学校的攀比,造成学生的心理压抑。三,对高考成绩冷淡一些,再冷淡一些。期盼多宣传一些高考成绩不好,但是也走出自己一片新天地的精彩人物。
半岛都市报:考试结束后学生应该做好三件事:首先是要给自己估分,为填报志愿做准备;其次是要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体会一下父母挣钱的辛苦;最后,考生经过一年的备考,跟家长见面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家长为了孩子考试也付出了不少,学生考完试要多拿出时间来陪陪父母,跟父母多谈谈心,一起出去旅游等等。
西安晚报:相信很多人此刻心已在大学,憧憬着大学里的生活与学习场景。上大学后基本都是成年人了,对家庭、他人、社会,都应有责任感。空闲时间可以做些兼职,减轻家里的负担;谈恋爱,要能有更多担当,在身体和精神上都能相互尊重;大学里有很多社团,不少都和公益活动有关,多参加这些活动,对认识社会和自身成长都有帮助。
@李开复:给高考后的同学:1.如果考后选志愿,千万别草率,不要让别人代你做决定。大学生中“选错专业”的后悔超过“没考好”的后悔;2.高考是你过去多年目标,现在结束,需要找新的目标取代,否则容易空虚迷茫;3.暑假除了放松之外,开始寻找自己兴趣、准备大学学习、争取有意义的实习机会。
- “素质高考”凸现农村教育短板
- 上网K歌补睡眠 后高考时代来临让假期更加精彩
- 高考生20日前网上模拟填报志愿 建议使用IE浏览器"
- “后高考经济” 看电影K歌要排队 电子产品卖火了
- 高考生20日前可网上模拟填报志愿 建议使用IE浏览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