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重芳
徐重芳的作品《渔岛小渔村》
浙江在线06月17日讯 想要了解农民画,那么走进农民的家和画室,是最单纯而直接的方式。
于是,在刚刚过去的周末,记者专程前往舟山,走访了两位参加本次画展的农民画家,和他们的“画室”。在和他们的促膝交谈中,你会发现,画画和打渔,两者都已融入在他们的生命中。
半年卖画赚了两万多
徐重芳:70岁,读过私塾,有些国画基础
在定海的群岛美术馆画廊内,记者看到徐重芳的画作《起网》、《渔岛小渔村》,如此大胆的构图、夸张到极致的视觉,竟出自一位七旬老农之手。“你看他画的人物,多飘逸!连扛扁担这么吃力的动作,都似乎十分轻盈。别人就画不出这种感觉。”另一位入选本次画展的定海年轻画家朱国安感叹道。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徐重芳的笔下,却隐约出现了现代抽象派艺术的那种意味。“画画嘛,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不要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心里怎么想,就怎么画。”徐重芳说。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要为周三开幕的“水生土长——浙江新农民绘画展览”再创作几幅新的作品,徐重芳都住在他的“画室”里。
“画室”位于舟山郊外的白泉乡干览镇。记者见到老先生时,他刚好画完一幅,墨迹还没干,晾在一边。桌子上的颜料和画笔摆放得有些杂乱。他穿的一件白衬衫,染了点点颜料的印记。
纸上,线条和色彩恣意交错,依稀有几条渔船、几个人。特别的是,渔船有的巨大,有的却渺小到模糊。而画上的人全都是扭曲的形象,头部和躯干不在一个维度,脸部五官变形,一种既“原生态”又“现代派”的奇妙感觉,在徐重芳的笔下混合到了一起。
“这是渔船在大海洋上作业的情景。海上大风浪来的时候,有的船被浪冲得那么高,看起来就大,有的在(浪)底下,快被淹掉了,就小了嘛。”徐重芳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尽力想形容出他脑袋里的那种空间感。“还有人,在船上劳作的人,一会儿撒网,一会儿拉网,都是在动的,我想画出动的感觉。”
小时候,徐重芳读过几年私塾,有了一些国画的基础。他画的多是渔民们在海上辛苦作业的场景,“有一次出海,浪突然变大了,旁边的一艘小木船一下子就被浪掀翻了,人七七八八地往海里掉。有一个水性好的人,游到了我们的船边,我想伸手去拉他,结果一个浪头打来,我眼睁睁地看着他被卷走了。”
所以,“捕鱼”对徐重芳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和丰收,更深的,其实还有一种对命运莫测的人生的悲哀。去看他的画,人的表情很少有欢乐的,夸张变形过的脸上,满是挣扎和痛苦。
徐重芳说,自己现在每天都要画画,“一天不动笔就难受”。那些曾经被村里人“看不懂”的画,也逐渐有了销路。“今年挺好的,已经卖出30多幅了,一幅大概800块钱。”
对于这次来杭州参展,老人很高兴:“我还要看看,能不能把西湖也画进我的画里。”
三幅画卖了5000元
俞世祥,60岁
读了两年小学
60岁的俞世祥,个子不高、敦实精干。在岱山岛的岱东虎头村,俞世祥祖祖辈辈都是打渔为生。只读了两年小学后,他的生活就离不开出海捕鱼了。
在大海的盐雾、烈日、狂风与巨浪之中,俞世祥玩命地撒网、补网、拔鱼、捡鱼、打缆……一次出海,海神怒吼掀起惊涛骇浪,俞世祥一抬头,看到对面波峰浪谷之间,另一条渔船也在挣扎求生,一次次似乎淹没于小山般的浪头里,又一次次倔强地浮出浪峰。那种对抗自然伟力、生死悬于一线的场景,带给俞世祥难以名状的美感,“真漂亮”。
1970年,岱山渔民何岳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渔民画册。看到这个,17岁的俞世祥知道了,自己可以通过什么渠道,来传达内心的美感。他拜何岳明为师,学习画画技艺。
有一天,遇见一群前来岱山写生的画家,俞世祥扔下手里的工具,站在人家后边“偷师”。“记得有一回,跟一个画家整整跟了3天。”
2004年,岱山县组织了农民画培训,俞世祥终于找到了实现梦想的方式。他早已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一张有浓郁民间审美特色的《万鱼飞舞》,叫人惊叹于他的想象力——两条渔船上,粗大的桅柱与吊臂,撒下漫天巨网,而更夸张的是,渔船周围,满是鱼虾、乌贼、螃蟹、水母、扇贝、海鸟……这些海中珍宝组成了海水。这充满奇趣构思、夸张造型、怪诞抽象的艳丽画卷,只有大海情怀才能孕育出来。
“去年,我去北京参加农民画展览,作为浙江代表上台讲话。有人出5000块钱买了我的三幅画。”这是他第一次因为画画获得经济收益,“现在,我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画室。”
- 遂昌农民抱团开辟电商新模式 山货网上卖冷链保新鲜
- 农信联社扶持农户电子商务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
- 波兰当代艺术在中国首次集中展示:抱华楼为艺术搭桥
- 农业合作联社包揽农活 余姚新型农业服务体系乐农民
- 遂昌“农民大学”十年打造2万“技术达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