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寿祖跃出现在《今日下沙)Q7版
记者贾歆琰与寿祖跃(右)合影。
浙江在线06月17日讯 他叫寿祖跃,算上今年,他已经有整整37年工龄了。
三十多年里,他参加过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大围垦,挖泥造堤坝、抛石块稳固堤塘、修丁字坝……什么杂活累活都干过。大围垦结束后,开始做江堤管理员,一直到现在。
下沙从一片滩涂到现在国家级开发区,离不开寿祖跃那一辈人的辛苦付出。
前几天,记者又一次采访了寿祖跃,听他讲述下沙往事。
以前围着3号大堤转的下沙
现在有了很多热闹地方
上世纪七十年代,下沙是个小乡镇,一半农田,一半滩涂,属于余杭县的一部分。
今天的白杨桥美食休闲园,以前是3号大堤。
大围垦开始前,3号大堤可是一线堤坝。堤坝外是大片的滩涂,这块很咸的盐碱地上,疯长着一种杂草——幼苗时候是绿色,长大了微微泛红,老下沙管它叫海龙头。滩涂的再外面,就是宽阔的钱塘江了。
大围垦正式开始后,今天开发区江堤河道监管中心的前身——余杭县围垦指挥部,就设在3号大堤上。
翁梅供销社、下沙供销社都在这里开了分店,大到农作用具,小到油盐酱醋,统统都有卖。
紧接着,不少小吃店也陆陆续续开张了,猪头肉、馄饨、包子、馒头,可都是大家的心头好。
除了这些,这里的茶馆也不得不提。年纪大一点的老人家,天还没亮就起来赶早茶了,有时候大清早还会喝点老酒、吃碗面,之后才心满意足地跑去参加围垦。
于是,3号大堤自然而然成为下沙最热闹的地方。用现在的话说,大概就是CBD吧。
那时候做梦都想不到,大家苦干蛮干填出来的东面区块,几十年后会这么热闹。从北往南,是高教园区、朗诗国际街区、世茂江滨花园等大型居住区。不论白天、夜晚,都那么热闹。
以前,下沙除了农田,还是农田,交错其中的田间小道都是大家踩出来的,很不像样。
开发区成立以来,在道路上面花了大力气,每年都会新造几条。尤其去年,开发区通上了地铁,还新添了好几条道路。看看现在的下沙,马路又宽又平坦,到哪都能路路通。
路网打通后,经济更是飞速发展。如今的下沙,已经有金沙湖、沿江居住区、高教园区等众多闹市区,早已不是昔日那个围着3号大堤转的下沙了。
曾经蚊蝇满天飞的下沙
现在要打造“国内最清洁开发区”
大围垦的日子很苦,大伙没有娱乐,只有一个临时的广播站。说白了就是电线杆上拖根线,上面捆一个高音喇叭。
为了给大家解解闷,广播站经常会放一些歌,读一会报。我要感谢这个临时广播站,我老婆就是这么认识来的,当时她是广播站的播音员。
不过,身体劳累、日子干巴巴都算不上辛苦,最让人叫苦的是满天嗡嗡飞的蚊子、苍蝇。
周边的杂草和湿地,最适合蚊子繁殖,所以一到夏天,蚊子就密密麻麻到处飞。
而且蚊子个头也比现在的大上一点点,很会咬人。手臂上、腿上常常被咬得密密麻麻一片红包,就像赤豆粽。
临近傍晚,蚊子又要猖狂起来。大伙要么穿上及膝的雨鞋,要么裹上厚厚的布袜,来抵御蚊子叮咬。
晚上睡觉前,我会放上一脸盆的肥皂水,专门用来黏蚊子。效果出奇的好,一会会功夫,肥皂水上就黏满了厚厚一层死蚊子。
不过,这些都是上世界七十年代的记忆了,现在的开发区早已大变样。为了打造国内最清洁开发区,现在不仅年年除四害,还在不断地植树造林、整治河道、拆除违章建筑等。听说光一条宏达河,就有将近2万平方米的绿化,更不用说沿江的景观公园了。
- 杭州地铁发车间隔缩短 9分30秒变为4分45秒
- 下沙公交优化调整方案 开辟1条新线优化8条老线
- 厦门公交事故敲警钟 下沙开发区开展公交安全大检查
- 推广校园车站 小和山高教园区将设小小“汽车站”
- 凤起路建国北路部分路段下周一起有交通调整措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