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1日讯 在宁波平原地区,随处可见的稻田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也是生态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家科学评估,一亩水稻产生的效益在3800元左右,这其中生态效益占比就超过八成。
研究表明,农田生态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消纳废物、改善区域小气候,并且农田土壤具有不可低估的固碳作用。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功能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就调节气候这一生态功能而言,一亩稻田的降温效果,相当于100台5匹的空调,就生物多样性来说,农田是连接城市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缓冲区和隔离带,既可以隔离和缓解城市生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移动和栖息的空间。
此外,水稻田还是容量惊人的大水库。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水稻生长期与夏季汛期同步,这使得稻田成了最佳的蓄洪池。暴雨倾盆时,稻田可维持15厘米的水层,比起旱地,每公顷稻田多蓄水1500立方米。稻田既能调节洪峰,又能藏水于土,减缓因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
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只把稻谷产出看作水稻种植的收益,而忽视了其背后的生态功能。正因如此,专家表示,开展水稻生态价值调查,旨在引起人们对农业生态功能的重视,并期待政府从公共服务补偿角度,对水稻生产予以生态补贴。
就在去年,浙江省政府决定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种植水稻实行生态补贴试点。根据2010年到2012年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按每亩1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尽管补贴标准很低,但重要的是引起了人们关注农业生产所作出的生态贡献。而我市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
事实上,农业生态补贴并非一个新词汇。自中国加入WTO以后,关于“农业环境补贴”的绿箱政策就开始成为农业流行语。但农业生态在一个什么样的适度范围内进行补贴,一直是相关部门思考的问题。据了解,江苏省的做法是,5000亩以上成片水稻,生态补贴标准为每亩400元,1000亩以上成片水稻每亩补贴300元,100亩以上成片水稻每亩补贴200元,其他的每亩补贴100元。
业内人士建议,设立水稻生态补贴专项资金。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土地出让收入划拨等多种渠道获得专项资金。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应随财力增长而相应增加。目前,在尚未设立专项资金的情况下,水稻生态补贴资金由市、县两级财政共同承担。各级财政要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
扩大水稻生态补贴面,凡种植水稻的农户都应享受水稻生态补贴,按每亩每季计算,可以结合国家的种粮补贴一起推行。对列入市级以上粮食功能区建设项目的再适当提高生态补贴标准。水稻生态补贴资金应直接发放到水稻种植户手中,对粮食功能区的生态补贴资金主要用于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管护,包括功能区内沟、渠、路、泵站等基础设施的修复,沟渠的清理、疏通,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维护。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