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项目“殿堂壁画”有了“秀场”,中国殿堂壁画展示馆昨天开放。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初听这个术语有些专业,但如果告诉你,余杭仓前掏羊锅、五常龙舟盛会,余杭滚灯,闲林灶头画,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你肯定能理解个大概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承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些东西该怎样传承?怎样进行生产性保护?怎样与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城市建设有机结合?
昨天,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余杭)暨2013良渚论坛,在余杭启动,论坛的主题是“美丽中国与美丽非遗”。
拥有五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余杭是省非遗保护综合试点县
今年是浙江开展非遗工作第十年,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非遗概念的第十年。为此,浙江推出了“共享美丽非遗,梦圆美丽浙江”的“美丽非遗”系列活动,从6月8日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开始,有300余项活动陆续举行。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暨2013年良渚论坛,是重点活动之一。
这两天,来自北京、上海、辽宁等百余名专家学者及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一起探讨了“美丽非遗”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担当。
除了良渚论坛,还将举行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美丽非遗与多彩美丽洲论坛;并将通过《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余杭)暨2013良渚论坛余杭倡议》,呼吁全社会自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融入到“美丽中国”建设中。
余杭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拥有5000年“良渚文化”、2000年“运河文化”、1000年“径山禅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余杭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余杭滚灯、五常龙舟胜会、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径山茶宴、十八般武艺等5个项目,是国家级非遗名录。
截至去年,余杭还有仁和高头竹马、雕版印刷术等省级非遗项目20项,市级非遗项目42项。
2012年初,余杭被省文化厅确定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被称为“余杭经验”在全省推广。
余杭首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月
第八个保护月活动昨天启动
2006年,根据国家“文化遗产日”的设立,余杭在省内率先将每年农历五月确定为“余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月”。
昨天上午,余杭第八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月启动仪式在千年古镇余杭举行,余杭街道第五届文化艺术节同步开幕。
清水丝绵、圆木、竹偶人、竹刻等传统手工艺,线塑、手推绣、杭绣、绘染等女红技艺,余杭纸伞、古琴制作、龙头雕刻、竹笛制作、玉雕等传统制作,40多个优秀非遗项目一一活态展示。
余杭街道的非遗项目“殿堂壁画”昨天也成为一个“热词”:殿堂壁画项目传承人张炜创办的杭州殿堂壁画研究院昨天揭牌,中国殿堂壁画展示馆同步开放。
余杭街道第五届艺术节将持续到7月1日,五天的活动还有《老余杭文化丛书》首发式和研讨会,非遗传承摄影征集,“古之韵”老余杭书画展非遗精品项目展示,“中国殿堂壁画当代传承与发展”论坛,“美丽余杭”群众文艺调演等。
沈万林办起余杭首个民办非遗展示馆
“From余杭”走进米兰设计周
塘栖超山农庄的沈万林,一直在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与农业产业相结合的保护模式。
沈万林原是崇贤一家经营轻纺业的民营企业主,对民间糕模情有独钟,近年他出资近百万元,走遍运河沿线八大城市和乡村,收集了1500余件民间糕模和近百件民间生产生活桶具。
今年塘栖枇杷节期间,他利用农庄三间古色古香的房子,开出了江南水乡风情展示馆,这是余杭第一个民办非遗展示馆。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非遗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余杭区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局长冯玉宝说,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在非遗保护中,余杭积极探索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新机制、新途径、新形式。
比如,木匠为生的崇贤工匠马岳思,凭借对古琴斫制技艺传承的热情,转身成为浙江省目前唯一的古琴斫(zhuó,斫琴是指对中国民族乐器古琴进行精工细作的一种工艺技术)制艺人,年斫制古琴100余把。
比如,民营企业杭州双溪禅茶文化公司,投入上千万元,开设了径山茶文化展示馆和书画艺术馆等非遗场馆等茶文化一条街。
比如,民间人士王保金,投资数千万元兴建百余幢明清古建筑馆群……
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From余杭”。
“From余杭”品牌创立于2008年,在品物流形设计公司的推动下,以“传统文化的产业化继承,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为基调,利用余杭传统的纸伞、清水丝绵、竹、棕、黑陶等多种民间材料及工艺,通过再创意,在米兰设计周上获得了轰动效应,让“余杭”一跃成为了国内唯一一个借助设计平台广泛传播的区域品牌。
今年,“From余杭”品牌更是扩大了规模,携手品物流形、楠宋瓷业、中艺实业、凡邦、力达纺织等一批余杭本土企业再次走进了米兰设计周,为这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打开了国际市场。
目前,余杭拥有社会力量举办的非遗展示馆(室)15个,民间非遗传承作坊56个,恢复省级民营老字号企业3家。
社区、村建立了优秀非遗项目传承基地17个,学校创办了非遗传承教学基地10个,拥有非遗业余传承骨干团队上百支、3200余人,各级非遗传承人47名,非遗保护志愿者和民间骨干1300多名。
【关于良渚论坛】
良渚论坛开创于2008年,是杭州和余杭为充分发挥市、区、校、企优势,整合资源,共同打造的一个文化品牌。
论坛成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中华文化论坛、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中华玉文化中心年会、国际动漫合作高峰论坛、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十人谈等多个高端论坛活动。论坛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已成为了立足余杭、面向全国乃至国际的综合性高端论坛。
- 钱报记者杨晓政著《西湖文化读本》:读不一样的西湖
- 我与西湖七年之痒 《西湖文化读本》献给申遗两周年
- 借记者笔下的千年湖光 看申遗之后的西湖山水
- 盘活运河古资源 大运河申遗:链接嘉兴的历史与未来
- 八字桥街区沿河整治还原“水乡味道” 也为申遗铺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