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驴友遇险事故增多 出行首先系紧“安全带”
2013年07月01日 11:31:26

  新华网杭州6月28日电 一份“毕业礼物”却成了一场噩梦。24日,在穿越温州苍南县莒溪大峡谷时,14岁温州小驴友小温与队伍走散,失踪近100个小时后仍下落不明。

  人们似乎已经数不清每年会发生多少起驴友遇险事故。原本泛指参加旅游、自助游的“驴友”,如今俨然已经成了参加探险、登山、穿越等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代名词。“不走寻常路,不找来时路”,这群户外爱好者甚至被人称作“危险行程上的危险行者”。

  细细推敲,不难发现遇险事故总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方面,迷路的地方都是人迹罕至、尚未完全开发的景区,存在资源短缺、通讯困难等问题;另一方面,每次事故无一例外都是因非正规操作、疏忽安全措施所造成的,驴友组对的随意性进一步增加了活动的风险。

  如何让驴友活动从无序中走出来?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监管主体,我国尚未建立起户外探险活动相关的制度和法律规定,既缺乏培训野外生存技能的相关机构,也缺乏行业规范。从现有的法律来看,驴友探险活动没有监管主体,其监管“真空”问题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此外,户外运动俱乐部在国内发展迅速,但这一行业显然尚未成熟。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户外俱乐部对报名者的条件限制相当宽松,甚至“来者不拒”。为了凑足足够多的人,一些并不适合户外探险的菜鸟级驴友也被允许参与其中,引导这些户外探险俱乐部走向规范化同样刻不容缓。

  然而,这一切一切的前提,都取决于驴友本身对户外运动的正确认识。在生命面前,解救生命自然是当务之急。但驴友遇险后,往往都要动用公共资源实施救援。为了寻找小温,温州展开了户外探险史上规模最大的救援行动,当地民警、村民、基层干部以及几十支户外救援队伍陆续加入搜救,总人数达到上千人次。也因此,几乎是每次遇险事故发生后,都会引发一场“谁来为救援埋单”“救援是否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争议。

  “驴行有风险,出游需慎重”。唯有驴友自身提高安全意识,相关行业与部门履行好安全监管义务、完善救护措施,系紧多重“安全带”,驴友出行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段菁菁 编辑: 吴晔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少年失踪搜救8天仍无果 救援人员推测有两大可能
  • 14岁男孩小温已经失踪五天五夜 当事人重走大峡谷
  • 雨夜上山寻蝉衣一人失踪 迷路驴友终于获救
  • 9驴友上山捡蝉蜕1人迷了路 上百人分组连夜搜救
  • 20多支救援队峡谷搜寻失踪4天小驴友 孩子你在哪里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