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和品牌保护成网络渠道的制约瓶颈
尽管网络销售现在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但是在网上卖农产品还是存在着诸多瓶颈。
高温天气是农产品运输的天敌。“为保证水果的新鲜,每天清晨,我们的工人都会上山采摘最新鲜的杨梅,放进冷藏室保鲜和杀虫,冷藏之后,再取出来进行真空包装,放入冰袋,再装到泡沫箱里运输。”皇甫智雷说。
“为了让顾客能收到新鲜的水果,我们一般都是用顺丰、EMS进行快递。”皇甫智雷说,水果运送费也非常高,到了文旦成熟的季节,4个文旦就要收几十元的快递费,运输费用太高了,顾客就不会买,因此他们要承担大部分的运输费。
此外,因为没有亲眼看到,很多网购客户会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所顾虑,这就需要他们一一及时答复;消费后,顾客的售后和点评也很重要,“如果想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确实需要花不少精力。”皇甫智雷说。
农产品品牌的保护也越来越引起农户的重视。
仙居轩农谷合作社的王姓负责人告诉记者,网上销售的产品品质很难得到有效监管,有一些网店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外人很难分清,也因此破坏了品牌整体形象,“现在大家都开始注册自己的商标了。”
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在63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品牌工作指导站”,已经基本覆盖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地区。全市220余家涉农企业已逐步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商标”的经营模式。通过区域品牌的“母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子品牌”双管齐下,既重点突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公共品牌效应,又让企业自主商标有发展余地,实现共赢。
一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电子商务平台已成为新时代农民创业的重要渠道,政府应鼓励、引导和扶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鼓励农民网商研发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政府也可为农民积极搭建透明化的网络平台,共享信息,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