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2日讯 “搬迁下山,现在生活挺方便,日子过得也充实。”近日,在常山县芳村镇开粮油店的占永胜告诉我们,夫妻俩在家门口开店,除去开支一年有2万元的利润。
占永胜是芳村镇修书村人,原先居住在离芳村集镇20里远的深山冷坞,因为地质灾害,于2006年搬迁下山。当时,他在芳新安置小区挑选了占地面积90多平方米的地基,共投入40多万元建成一幢三层半高的新楼房。
在集镇,生活是便利了,但是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夫妻俩一商量,就在集镇租了一间店面做起粮油生意。占永胜负责米、面条和油的采购,他妻子负责看店和销售。“这是小本生意,过过日子还可以的。”一旁的占永胜妻子笑着说,可比起在山里,当然还是在小区生活、在家门口做生意好些。
修书村的魏俊伟也于2006年搬迁到芳新安置小区,花了4个多月建成占地140多平方米楼房,再经过半年的装潢,于2007年农历九月初八搬入居住。他的父亲魏定财说,以前住在山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一到梅雨季节整天担心山体滑坡。而今搬迁下山,不仅人身安全有了保障,生活方便,就连购物、求医、小孩上学也方便了。
“修书村有343户1164人,目前搬迁至芳新安置小区的有120户。”芳村镇政府一名干部介绍,芳村镇是在2006年开始有组织地实施下山搬迁工程的。截至目前,全镇共投入下山搬迁小区建设资金约5500万元,建了下山搬迁小区(点)12个,搬迁农户559户,2119人。其中,芳新小区安置修书村、牛角口村、大坞蓬村、洁湖村、大处村及周边新昌乡部分村的边远山区8个自然村整体搬迁的下山移民。
常山县有组织地实施下山搬迁工作始于1998年。首先在球川镇进行试点,利用原镇农场的一块土地筹建金塘新村,实现乌麦田和塘岭两个行政村整体搬迁下山。以往,这两个村的村民大多靠山吃山,人均年收入1000元左右。两村实行异地搬迁、下山脱贫后,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人均年收入在6500元以上。
取得成功后,常山县坚持“搬得下、稳定住、富得起”的方针,陆续再建了红旗岗集镇、新都新村、芳新小区、赵家坪四个县级下山搬迁安置区。除县级小区以外,还相继建立了乡镇级安置点。常山县还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契机,把安置小区建设与城镇、中心村建设相结合,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扎实推进下山搬迁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据统计,全县累计建设下山搬迁小区(点)103个,投入下山搬迁小区建设资金约9.16亿元,搬迁下山农户6110户,21759人。
为吸引全县范围内下山脱贫、退宅还耕对象等在县城落户,常山以城投公司为业主单位,向农发行融资2.6亿元,开发起城区规划区内的赵家坪A12地块,建立异地搬迁(农房改造)安置小区。小区分四期实施,总投资约3.3亿元,总用地面积为254.8亩,总建筑面积约17.7万平方米,约可安置1988户。建成后,将成为衢州地区最大的农房改造安置区。“目前,开工建设的一期工程占地面积60亩,建设住宅楼21栋,可安置农户530户。”常山县农办相关人员介绍说,近段时间,这一期工程的安置房就要交付农民使用了。
此外,今年常山县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集中,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还将完成农民异地转移2000人。
- 宁海供电公司党员春风服务送深山花农心儿乐开花
- 跟随龙游竹农进深山 坎坎伐竹浸汗水知艰辛
- 深山中的美丽寻梦:磐安县森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 新昌贫困村组团奔小康 一个带头人的脱贫梦
- 11名江苏驴友被困安吉深山 6岁伢儿说"大人哭了我没哭"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