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7月17日讯日前,《绍兴县报》头版上刊登了一则特殊的“广告”,该县3家印染企业因为偷排污水,向全县人民公开致歉。这3家企业的实际负责人和所在乡镇领导,还将在县长办公会议上作检讨。
印染大县绍兴县正对全县印染企业实行“史上最严”的监管,并通过“清水工程”,恢复鉴湖水系活力,还水乡清白。
绍兴县以“酱缸、酒缸、染缸”三只缸闻名,这三只缸都离不开水。因为水资源丰富,所以酒厂、染厂遍地开花。尤其是印染行业,占了绍兴县工业的半壁江山。
然而无节制的排放,也带来灾难性后果。短短二三十年,鉴湖水系的一条条河流变得五颜六色,很多河道变成无生命的死水。治水,擦去印染行业在鉴湖水系的“印”痕,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
踩着古纤道,沿运河而上,两岸绿树成荫。其中有一处绿化带特别宽阔,这里原是一家印染厂——绍兴超超印染。
“超超印染”在绍兴县规模并不算大,但因为2006年偷偷挖开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古纤道,从运河中提取生产用水而“一举成名”。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办厂时选址考虑欠周,所以企业发展后,处处受制约。目前,“超超印染”已和县环保部门签订协议,准备在两年内搬到滨海工业区。
绍兴县环保局副局长王其龙告诉记者,绍兴县的印染企业,大部分是由乡镇企业发展而来,布局非常不合理,有些企业的旁边就是居民生活区。要治理印染企业污染,减少排放、纳污入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重新布局,进行搬迁。
目前,全县200家印染企业中,县里已和90家企业签约,在两年内搬迁到基础设施较好的滨海工业园区;这些企业的生产能力,占到全县印染企业产能的70%。而已经搬迁到滨海的企业,普遍更新了设备,实现产业升级。
滨海镇是绍兴县一个工业新区,这几年,大量的企业搬迁到这里,记者不禁为这里的环境担忧。
但当记者驱车进入新区后,发现一条条河道波光粼粼,十分干净,成群的鲫鱼游弋其中。
滨海镇人大主席团主席陈新荣告诉记者,滨海的环境压力确实非常大,全镇对环保异常重视,不但对入园企业要求很高,而且监控十分严格。企业可以搬过来,污染决不能带来。
在陈新荣办公室的墙上有3张图,上面标满了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和危化企业,这些,都是他们时刻监控的重点。
“嘉业印染”是一家中型企业,有600名工人,2007年搬入新区。记者首先注意到的是印染车间天花板上挂着的10多只竹篮。“嘉业印染”常务副总周传林告诉记者,这些竹篮里,都是燕子窝,因为燕子对环境很敏感,所以他们把燕子作为监测器,来衡量企业生产环境是否好。
在企业的污水处理池边,有一间锁着的小木屋。周传林告诉记者,这间屋里有企业的排污闸,钥匙只有县环保局有。现在企业排污都有指标,要刷卡排污,一旦超标,县环保局就直接将排污闸关死。他还告诉记者,为防止雨水带走厂里的有害物,企业屋顶雨水不能落地,全部要接出厂区,实行高空排放。
企业转型升级固然重要,人的观念更重要。尽管监管层层升级,但还是有企业心怀侥幸,偷排漏排。对这些企业,绍兴县实行严厉处罚,“要叫他颜面尽失,倾家荡产”。
今年4月,群众举报有一家印染企业在偷排废水。环保部门经过连续几夜蹲守,终于查实证据。这家企业被责令停产3个月。
虽然企业停产,但为留住职工,继续给工人发8折工资,每月要发400多万元。另外,因为停产合同无法兑现,还要赔偿客户损失;有的客户干脆和别的企业进行合作。由于企业信用受影响,银行贷款抽紧、利率提高;税务部门前来查税。这家企业负责人直后悔:为了蝇头小利,企业差点倒闭。
除了经济处罚,企业负责人还被责令在报纸、电视上公开道歉,所在乡镇领导也因为管理失职被“连坐”。
“清水工程”实行以来,除“印”成果初显。今年3月底,绍兴县环保、农业、水利部门联合对全县8条主要河流,按每2公里一个段面进行监测,结果69个段面中,没有劣五类水质,Ⅴ类水有20个,Ⅳ类水34个,Ⅲ类水10多个,Ⅱ类水4个。
在城区段运河两岸,老人们在廊檐下乘凉,少妇在河边洗衣,儿童在河中游泳,还有青年在用夹网捕鱼……
西官塘河28号杂货铺老板娘告诉记者:“现在的运河,比前几年好多了。上世纪90年代,这段运河水全是黑的,还发臭,现在的运河,又活过来了。”
- 河畅水清 岸绿景美 龙游生态治水打造宜居乡村
- 治水转型联动推进 加快实现“两富”现代化
- 桐庐咬定治水不放松 力争水碧山青画不如
- 2500双眼睛盯牢每一条河道 海宁村村都有治水巡防队
- 保护生命之源 提升生活品质 让河流都清澈起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