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7月19日讯带着浙江人民对青海人民的深情厚谊,我省第二批24名援青干部17日抵达西宁曹家堡机场。今天一大早,他们便穿越高山、草原和戈壁,进入柴达木盆地,今天傍晚抵达海西州德令哈市,即将展开为期3年的援青工作。
五彩的哈达、热情的笑脸……刚下车,我省援青干部立刻感受到海西人民的浓浓情意。自从3年前和海西州结对以来,我省已派出两批共48名援青干部。
第二批援青干部来自我省各级机关单位,大部分为“70后”,其中还有两位“80后”,正值年富力强之时,均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管理经验。
江南水乡和大漠戈壁环境差异明显,但每位援青干部的心中充满了为青海人民做好事、干实事的渴望。“来了就要好好干。一定要对得起浙江的父老乡亲,对得起海西人民。”来自杭州市西湖区的陈辉,1984年出生,是这次援青干部中最年轻的。他说早就做好准备,要在柴达木盆地这片广阔天地干出一番成绩。
刚一到达,龙泉市副市长黄国勇就收到了老父亲的短信:“祝你征途平安吉祥,知民情解民忧,载誉归如我盼。”父亲的鼓励,让黄国勇非常激动。
虽然很多人是第一次走进柴达木盆地,但早就做好了“功课”。“海西的产业主要以资源工业为主,和浙江的产业互补性很强,我已经收集了很多资料。”长兴县发改局党委委员邢涛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对这方面将重点关注。
舍小家为大家。为了援青事业,很多干部不得不将家事抛在一边。“孩子今年中考,但学校还没来得及落实。”省财政票据管理中心副主任杨仕聪说,将来的3年孩子正好念高中,不能在孩子身边,这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事情。临走前他一再叮嘱妻子要管好孩子。“我儿子后年也要高考了。”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翁旭东说,身处千里之外,他将“隔空”为孩子加油。
“捧着一颗心,留下一片情,这是我的志向。”衢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绿色产业聚集区分局副局长严小明说,在3年援青生涯中,一定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海西人民多做好事实事。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