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记者李楠5月6日发自杭州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心里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如今这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浙江援青干部们最喜欢哼唱的一首歌。
柴达木——援青干部的第二故乡
时光飞逝,今年是浙江首批援青干部在青海的第三年。这三年,他们克服高寒缺氧、气候异常、生活艰苦等不利因素,努力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赢得了青海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四月底我到青海采访,沿着援青干部的脚印,感受到了他们的艰辛,记录下他们与青海的一世情缘。
不到青海体会不到什么叫地广人稀,不到青海体会不到什么叫山高路远,7天的采访行程,至少有一半时间是在路上。
“一般司机说‘快了快了’,说明离目的地还有500公里,‘到了到了’说明还有200公里。青海地域辽阔,千里之内的出差,对于当地驾驶员来说都是短途。”援青干部海西州副秘书长陈建设告诉我。
但相比路途遥远,高原反应是对援青干部最大的考验。采访的第二晚,我住在天峻县,平均海拔3400米左右,我几乎一整夜没睡着,头晕、胸闷、口干舌燥,第二天小腿酸痛,高原反应比我想象的更痛苦煎熬,难以想象援青干部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
“我们缺氧但不缺精神。”援青指挥长张明说,“既然来了,我们就要为当地百姓办实事,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质,现在我们每位援青干部都已经把海西作为第二故乡。”身为海西州委常委、副州长,张明除了要统筹浙江援青工作,还要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海西州的日常事务中,为了弥补花在路上的时间,张明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半夜才回宿舍,第二天,他又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不禁感动,正是对海西无限的情意,支撑着他如此坚定的走下去。
采访中,我正巧赶上了浙江援青应急救灾车捐赠交车仪式。“要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民生问题。”援青干部徐林亮说。
徐林亮在援建中发现,德令哈市易发雪灾、水灾和地震等自然灾害,而当地的救灾装备较为落后,给应急救援带来很多不便。于是,他向富阳市委、市政府争取了100万元援助资金,为德令哈市购买6辆救灾车和5部卫星电话等应急救灾装备,送给一些偏远乡镇等。
6辆救灾车的引擎盖上都印有“浙江援青”的徽标,其实在海西州“浙江援青”的徽标随处可见,天峻县浙江援青园——雪合勒小区、海西州人民医院、海西州图书馆、乌兰县蒙医院异地迁建项目工地等等,都留下了浙江印记,这是援青干部三年来的成果,更是浙青两地人民友谊山高水长的见证。
三年来,浙江共计安排援建资金3.086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2.664亿元,援青干部募集资金4226万元,为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7天时间,我跟着援青干部跑遍了半个青海,深深体会到了援青干部生活上的艰辛,情感上的孤独,工作上的激情。他们没有辜负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全省人民对他们的期望,他们把离家千里的柴达木作为第二故乡,把奉献海西、建功高原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
看着藏区游牧民住进了敞亮的楼房,听着德令哈海镇村民描述着枸杞丰收,不禁感慨,浙江援青干部是援青这一仗的勇士,他们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不惧高原恶劣环境,依然灿烂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