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7月23日电(记者舒继华)近日,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发布的23张照片引发网友共鸣和热议。在这组照片里,无论是朋友聚会、家庭聚餐、情侣约会还是集体出游,所有人都在低头玩手机。有网友担心移动社交催生的“低头族”冲击了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温情,业内专家认为,应理性看待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在反思中拥抱变革。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近两年,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和无线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社交市场正快速增长。以目前最火的微信为例,据腾讯官方数据,截至今年1月15日,微信用户突破3亿。业内预测,到第三季度,这个数字很可能突破5亿大关。
移动终端正渗透人们生活的每时每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智能手机是他们开始和结束一天的重要工具。”群邑中国互动营销总裁陈建豪告诉记者,群邑中国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95%的受访者在入睡前平均要使用手机一个小时,并因此推迟入睡时间,也就是所谓“第二十五小时”。陈建豪说,绝大部分智能手机用户睡前忙于在微博或者微信上收发各类信息,“曾经的睡前独处时刻,现在变成社交时刻。”
餐厅里、公车上甚至马桶上,手机占据人们的碎片时间,催生出“低头族”。“人心散了,饭也吃不好了,自从上了微博,我的拍菜水准蒸蒸日上,吃菜的兴趣则江河日下。”美食评论家沈宏非的话戏谑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他认为移动社交让人们渐渐远离了食物真正的美味和面对面交流的温情。
杭州市民刘璐每次聚会时看到朋友都埋头于手机、平板电脑,聊天也是有一句没一句、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心里就很不爽。“出门旅游遇见好的景色,儿子总是第一时间拍照上传到微信和朋友分享,很少跟身边的人交流。”刘璐承认其实自己有时候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低头玩手机。”网友“果子豆”这样评价“低头族”。
“低头族”还有向低龄化蔓延趋势。据台湾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调查显示,83%的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社交功能,36%每半个小时就会看一次手机。
“手机病”背后:自我存在感的现实焦虑
是什么让“低头族”宁愿埋头紧盯手中小小的屏幕,却不愿抬头多看一眼身边的世界?
业内人士表示,移动互联网打破PC时代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手机等移动终端具有便携和实时联网等特性,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位置关系等形式,随时可与万里之外的网友互动,提供了一种现实社交所不具备的沉浸式交互体验。“人们总是容易被新奇的玩法所吸引,某种程度上侵占了用户的碎片时间,使人们忽略了身边的熟人社交。”友盟科技副总裁焦岳说。
宋远哲是杭州一家科技公司负责游戏开发的工程师,业余时间喜欢用手机上网络互动社区“知乎”,和志同道合的网友讨论话题,他也常给微信朋友圈的上百个好友分享一些奇思妙想。“哥刷的不是微信,是存在感。”宋远哲承认自己也是“低头族”,平均每5分钟要看一下手机,他说自己现实中不过是千万个普通“码农”之一,但在“知乎”上他是资深专家,在微信朋友圈里他是话题之王。“谈得来的朋友都在网上,随时随地拿出手机就能聊上两句,自然而然就有点依赖了。”
宋远哲认为,手机社交“拉平”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公平宣泄的平台。“褪去了各种头衔,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要是不喜欢某个人,可以直接拉黑屏蔽,不像现实里还要顾忌熟人或上下级关系。”
浙江大学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韦路认为,日益加剧的社会变动和现实压力,使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络这种貌似更加安全、成本更低的方式与外界进行交往。“社交媒体可以有效掩饰自己在社会经济地位和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欠缺,让他们得以在社交过程中获得更多自主权和控制权。”韦路说。
社交的未来:理性拥抱移动互联网
从“手机人”到“低头族”,面对移动社交衍生的种种怪象,国内外陆续出现一些“反向社交”活动,引发社会关注。
最近出现的美国“反向社交”网站“Hell is the Other People”(其他人都在哪儿)其原理是“躲着熟人走”,即追踪用户所有在线好友可能出现的位置,然后提供避开他们的路线。创建者希望通过这种略显极端的方式让人们重新找回“独处”的感觉。从7月6日至7月12日,武昌理工学院51名大学生体验了7天无网无手机的生活。活动发起人管启柱说:“我们无法完全拒绝网络,但是可以改变依赖网络的坏习惯。”
“这些体现了人们在当前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一种焦虑感和危机感。”个推互动创始人方毅认为对此不必过度担忧,在他看来移动社交是现实社交的延伸,极大开阔了人们的社交圈子,在熟人社交基础上向“轻社交”方向拓展:“人们的手机社交圈子里会拥有更多‘熟悉的陌生人’,他们未必与你谋面,但与你兴趣相投,有更多共同话题,你又不必像过去那样花太多心思在维系现实关系上。”
“移动社交本质上和当初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等一样,都是新媒介对生活的改变。”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认为,每一次新技术变革都伴随着人的行为方式和习惯的改变,人们应该顺应这种改变,但不能在改变中失控。“我们应该正视‘低头族’产生的社会背景,通过个人、家庭、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使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对社会进步最大限度发挥积极作用。”
- 看电视玩手机忙学习,“眼镜架”年龄越来越小
- 11岁女生寒假发微信欠500多元 孩子玩手机你反对吗?
- 漂亮MM每天的工作就是"玩手机"交朋友 原来是酒托
- “低头族”边走路边玩手机 一脚踩空摔断腿
- 杭州手机狂人:唯一的工作就是玩手机 已玩过500多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