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炎炎烈日的“烤”验,杭州各级各部门没有停歇下来,摆茶摊、开放防空洞;为困难户、孤寡老人送慰问,为高温下坚守岗位的人们送清凉;养护绿化、抢修道路……一项项举措,一片片真情,犹如片片树荫,让市民在酷暑里感到阵阵清凉。
酷暑天社区送“唠嗑”
“王大伯,最近高温,中午不要外出,有什么困难就打电话给社区。”昨天,拱墅区康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卢伟接连走访了康桥社区低保户王善福等困难老人,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银耳、绿豆等清凉食品。同一时间,上城区涌金门社区的残疾老人杨师傅,也收到了社区自种的新鲜蔬菜。
高温下,弱势群体的需求,成了政府心头牵挂的事。在江干区凯旋街道,有一个“酷暑送唠嗑”的活动,就是社区每天安排人对辖区老人进行走访、唠嗑,及时了解和解决老人们的生活需求。有些老人在家舍不得用电,街道就把他们一起请进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凯乐居”。影音、棋牌、健身,一应俱全的设施和周到的关怀,让老人们“甜”进了心里。
像这样的地方还很多。不过,最“妙”的要数位于上城区的白马庙巷、馒头山、四牌楼防空洞,从7月初就早早开放了。始终保持在22℃-25℃的“洞府”,至今已累计接纳群众3万人次。
得清凉的,心里甜;送清凉的,一样开心。一大早,滨江天官社区志愿者来亚文阿姨就将煤炉拎到了微笑亭,精心炖煮消暑凉茶和绿豆汤,长河老街周边的街坊早早就赶来排队喝汤。下城区城市管理石桥中队的女中队长左军,每天一大早都会为队员们精心熬制绿豆汤、白木耳汤,让一线队员在归队休息之时可以喝上一碗消消暑。
一个人的凉茶摊小,大伙儿一起来就不同了。江干红十字会启动“红十字夏季送清凉”活动,统一采购胡庆余堂清凉茶1万份,下发至区行政审批中心、社区(村)、建筑工地、环卫所等单位。滨江区长河街道团工委发动青年团干部开展“共青团一天一班送清凉”服务,在街道微笑服务亭摆设茶摊,向行人免费赠送凉茶。万寿亭农贸市场则与附近的武林大药房合作,武林大药房免费提供防暑降温的药品,由农贸市场制作成大桶的凉茶提供给消费者和经营户。
另据了解,入夏以来,我市各区县(市)纷纷开展为困难户送清凉活动。上城区到7月底,已有1770户困难家庭陆续收到共计122.88万元的慰问金。
咱老百姓也来表表心意
面对严峻“烤”验,道路两侧、交通隘口、建筑工地上,环卫工人、交警、建筑工人、城区道路收费员,依旧头顶着烈日坚守着。他们的“义不容辞”,也牵动了不少人关注的目光。连日来,拱墅区、滨江区、萧山区领导纷纷深入工地一线送慰问、送清凉,并叮嘱工地负责人要注意工人防暑降温,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强高温时段。
政府行动起来了,社会各界的群众也行动起来了,为这些可爱的人送上清凉。桐庐富宁置业有限公司购买了1500多箱饮料,送到环卫工人手中。富阳新城水果专业合作社向新登镇环卫所、新登消防中队等单位赠送一批杭州名牌产品——元村蜜梨。
浇灌草木修路忙
草木非人,却同样难耐烈日的炙烤。
萧山是苗木之乡,在新街镇,人们为苗木建“清凉屋”、搭遮阳网。该区园林部门,为了浇灌养护范围内的绿化,搭建遮阴网5000平方米,共出动了1900余人次。而在建德,为了防止城区道路上种植的花草树木枯萎,建德市政园林管理局的党员干部职工,几乎每天都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分区片为城区几千株植物浇水。
草木怕晒,可对道路养护和抢修却是“利好消息”。新安江城区南山路下幅路段出现裂缝、坑塘、拥包等现象,党员干部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利用一周时间采取封闭式施工,完成3200平方米破损路面的修复。建德市畅达公路养护有限公司的养护工们也顶着高温,抢修320国道等路面,疏通涵洞和边沟。7月22日、23日,畅达公司出动养护工80多人次,顶着烈日在各自管养路段清扫路面、清理路肩、绿化修枝,清理边沟30公里,边坡除草20公里,用洒水车清洗320国道375公里至385公里寿昌段路面,以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杭州日报)
- 宁波市府办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 未来一周高温依旧 高度重视防暑降温工作
- 杭州防暑降温药品销量大增
- 木有台风木有雨 防暑抗热靠自己 最热的日子来了
- 市面上防暑解暑药每种功效都差不多 怎么服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