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31日讯 昨天早上6点,新昌县东茗乡东茗村里了山自然村,老吴坐在家门口乘凉、聊天。上个月他刚回了一趟杭州萧山老家。最热的时候,在老家要同时开两台空调,而在这里,一台电风扇还不用整天开着。“这些天城市是火炉,这里真凉快!”老吴说。
老吴名叫吴如甫,74岁,杭州萧山人。2009年,老吴来到里了山自然村,一住4年。在老吴的影响下,今年,他的七八个朋友也带着家人住进了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度夏消暑。
城里人来当农夫
7点多吃过早饭后,老吴要上山去看看自己种的庄稼。他说,自己现在是个快乐自由的农夫。
田地位于离村口一公里开外的秃头山上,出门都是上坡路,并不好走。老吴告诉记者,刚来时,自己走几步歇一步,去一趟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不过,现在他只要10多分钟就可以走到地里。
水田种了茭白、饽荠、慈菇,长势都不错。“茭白下个月就可以掰了。”老吴告诉记者。离水田几十米远的一块地里,老吴也种了不少东西,有玉米、西瓜、番薯、花生等。
在山上转了一圈,出了一身汗,凉风一吹,老吴觉得神清气爽,并反问记者:“怎么样,这里挺凉快吧!”
开电扇度夏足矣
为什么要放弃城里的生活,大老远地跑到新昌一个小山村当“农夫”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老吴做了几个下蹲、站起的动作,然后告诉记者,来新昌前,他根本无法完成这样的动作。
“这里空气好,水好,干点农活或者去山上转转,对身体好。”老吴说,拿现在高温天气来说,在杭州家里一刻也少不了空调,但是在乡间,开个吊扇就可以了,晚上睡觉时,山风非常凉快,有时连吊扇都不用开。
在来新昌之前,老吴其实还去过其他地方养老。
2000年,老吴从杭州一家单位退休。“我就开始到处去走走。”老吴说,他先是去东北住了两年,夏天挺凉快,但冬天太冷。后来,和杭州其他老人一样,老吴去了海南,并在那里买了幢小房子,过上了面朝大海的日子。但时间一长,老吴发现在海南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他的医保卡是杭州的,在那边就不能用。
2009年,有一次老吴跟着妻子吴女士回到吴女士的老家里了山自然村,老吴在村里转了转,很喜欢这里。于是,老吴选购了一套在半山腰上的房子,一推开门就是漫山遍野的绿色。刚买时,因年久失修房子已经破败了,但老吴并不介意,请人修缮、装修一番后便入住了。
大家互称“师傅”
“这里的生活安静自由。”老吴说,自己很享受在农村的生活。
住了4年,老吴夫妻和村民相处得非常好。
7月30日,老吴上山去看庄稼,半路上不时会碰到刚从地里摘完烟叶回来的村民,看到老吴,每个人都会跟他打个招呼“老吴,去地里啊”。
老吴说,这里的村民热情淳朴,他的很多农业知识就是村民们教的。比如种玉米,第一年,因为不懂技术,收获的玉米棒子只有两三厘米长,玉米粒只有稀稀拉拉几颗,这让老吴沮丧又奇怪。于是,老吴跑去请教村民们种玉米的诀窍,村民们很热心,他们告诉老吴,种玉米施肥很重要也很讲究。“比如,为了让玉米粒饱满,玉米开花的时候就需要再施一次肥。”按照村民教的方法,今年老吴种的玉米果然丰收了。
种庄稼,村民们是老吴的“师傅”,但是修电器,老吴就是大家的“师傅”。原来年轻时老吴曾在部队呆过,在那里老吴学会了修理各种电器。4年时间,老吴帮村民修理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洗衣机、炒茶机、电饭煲等。
引来七八个杭州人
受老吴的影响,目前,有七八个杭州人在里了山自然村安了家。
2010年,老吴在村里住了半年多时间,他的朋友们过来看他,听他介绍他在村里的生活,没事的时候漫山遍野溜达,大家都有些动心。不久后,一些朋友回到村里,或买或租,过上了“农夫”的日子。
杭州人李先生的房子离老吴的房子不到100米,现在装修得差不多了,李先生两天前来到这里,自己做着装修收尾工作。住了两天,李先生觉得这里真是凉快,决定每年都来这里避暑。
俞有顺也是老吴的朋友,他和另外两个朋友在里了山自然村买了幢房子。年轻时,3人曾一起上山下乡,如今,3个老朋友聚在一起,重温自己的青春岁月。老俞手巧,他在里屋搭了一个炕,又在房子里做了一个壁炉。“冬天时还可以在炕上喝酒打牌。”老俞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始终很好奇,这些在城市里住惯了的老人,在村里会不会觉得无聊?但大家一致否认,他们觉得乡村生活安静、自由,而且还有朋友作伴,日子过得很惬意,这才是他们心中的“快乐老家”。
- 浙江现60年来最严重高温天气 57个县市区气象干旱
- 宁波市人社局发布高温提示:饮料不得冲抵高温津贴
- 今年宁波高温津贴发放最高每月200元 发放4个月
- 宁波市区昨短时风力接近12级台风 不少地区下起冰雹
- 年老体弱者躺着也"中枪" 7月"一键通"来电近3千个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