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群租房屡禁不止怎么办 收取3倍物管费有没有用
2013年08月01日 08:56:54

   浙江在线08月01日讯 对于同住一个小区的居民来说,最理想的关系是“亲如一家人”,怎样让家人们生活得更好?这是金沙学府业委会主任洪先生常常思考的问题。

  金沙学府小区交付两年,已经有1260户入住,其中30%左右的房子是群租房。群租客过多,使小区面临一系列管理问题,也让常住居民常生怨言。

  于是,金沙学府业委会在酝酿一条“家规”:用“3比1”的经济杠杆来规范小区内的群租行为。

  业委会正在酝酿“新家规”

  金沙学府小区的入住率在90%以上,约有30%是群租户。

  洪先生说,虽然还没有最终决议,但业委会已经有了初步想法:对小区里的群租房收取高达3倍的物业管理费。

  “我们了解过其他地方对群租房的界定,比如上海一些小区以人均居住面积来定义,杭州主城区的一些小区以有没有改变房屋使用性质来定义。我们小区,则主要看出租房有没有破坏门屋结构,新增设单独的出租房间。”

  不过,洪先生强调,这个措施暂没有经业委会正式讨论。

  业主和物业公司赞同这个想法

  小张是金沙学府的群租客,听说这条还没出来的措施,他不停地向记者求证:“是不是真的?如果这样,还不如换个小区呢!”

  另一方面,这个尚未出台的“新家规”得到了小区不少业主和物业公司的拥护。

  业主张先生说:“一套群租房平均住了10来口人,电梯使用更频繁,如果不多收物业费用,对其他业主不公平。”

  物业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认为,小区对群租房收取3倍物管费,是因为与普通住户相比,群租房的管理成本显然更高,在收缴物业管理费上区别对待是合理的。

  物价部门称不干涉物业服务价格

  那么,业委会、物业公司是否有权制定物业管理费的价格?开发区物价家督检查所的周女士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新小区的前期物业服务要遵循政府制定的指导价。不过,一旦小区成立了业委会,就可以采取市场调解价,政府就不会干预了,物业费怎么收由业委会跟物业公司自行协商。”

  开发区物业科的朱先生进一步解释:“作为小区的重大事项,业委会这项决议最终要在全体业主大会上半数以上通过,才能真正执行。”

  外地有小区还多收几倍能耗费

  过去,金沙学府在治理群租上也动过其他脑筋,比如公安与社区联动、利用门禁系统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等。

  记者了解到,治理群租办法,在不同的小区呈现五花八门的状态。

  钱江新城的红街公寓业委会想过一个方案:对小区群租客,不但提高物业费,还要提高能耗费——群租客按商铺物业费标准2.5元/平方米收取,群租客的能耗费按套房内隔几户就收几倍来算,不清楚的按普通住户的五倍收取。这个方案在2012年底的业主代表大会上以98.3%的高票通过。

  北京有个小区的业主甚至发起“反群租联盟”,呼吁跨社区成立公益组织,促使相关法规出台。

  对于金沙学府正在酝酿的“新家规”,你有什么看法或建议的话,欢迎拨打本报热线89898400,一起来探讨。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屠雁飞 编辑: 陆海旻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杭州西湖区一群租房起火 4人被困其中1人重伤
  • 新版蜗居乱象多隐忧重 "群租"想说爱你不容易
  • 违建群租房被拆 法院判物业要承担一半责任
  • 部分住宅区针对小区开网店和群租提高收费标准
  • 杭州要改物业管理条例 群租屡禁不止不能再没有罚则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