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 市气温出现再一轮新高。昨天全市各地最高气温除上虞为39℃外,其余全部冲上了40℃,其中市区、绍兴县和诸暨最高温为40.2℃,嵊州为40.6℃,新昌更是高达41.2℃。
而更让人犯怵的是,今明两天会更热,预测会比昨天再升高1℃,此前几天市区最高气温40.7℃的历史记录或被超越。
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降水明显偏少。7月份全市平均降雨量仅为24.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3.5%。现在全市117个乡镇(街道)中,90%左右的农业生产不同程度地受到旱情影响,尤其是一些山区乡镇,受旱面积是60年来最大的一次。
对此,市防指发出通知,要求科学调度,做好水资源合理调配。
农业受灾严重
据市防指的信息,截至昨天,因干旱导致的全市小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合计约10万人面临缺水困难,1.8万余头牲畜面临饮水困难。像绍兴县稽东镇金山村和王坛镇孙岙、丹家、新建、新联、越联等村,皆出现饮水困难。同时,干旱还导致29条河流断流、95座水库干涸。
不过,受灾最严重的还是农作物。据市农业局统计,截至8月4日,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为33.6万亩,成灾面积为21.07万亩,绝收面积为1.17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1亿元。
另外,林业方面,全市40多万亩苗木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苗木因高温炙烤出现焦叶,有的因缺水导致整个植株枯死等现象。
抗干旱保民生
抗干旱、保民生。在久旱无雨且高温天气还将持续的情况下,市防指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的抗旱形势,做好防旱抗旱工作的思想准备、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
抗旱·绍兴县
菜农不肯服输
记者严越峰
目前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已组成32个农技专家小组,开展田间指导、技术服务、现场讲解。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做好抗旱保苗、作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并推广节水抗旱技术,应用遮阳网覆盖技术,微喷、滴灌等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农技人员还指导农户抢种一批抗热的速生叶菜,保障近期上市蔬菜供应,指导畜禽、水产等养殖场所做好防暑降温增氧等工作。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暂时无忧。”市防指办公室副主任徐诗军说,截至昨天,全市17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为4.58亿立方米,占台汛期控制蓄水量的79.2%,537座小型水库蓄水总蓄水量为正常蓄水量2.10亿立方米的45%左右;绍兴平原南门站水位为3.88米,接近正常蓄水位3.9米;虞北平原小越站水位为2.93米,高于中水位2.7米。
对于稽东、王坛等山区缺水乡村,目前当地镇政府已经组织为村民送水。据悉,稽东镇与自来水供应厂已经取得了联系,供水的设备都已经准备好了,哪个村需要水,他们会第一时间将水运送到村。
商报讯在绍兴县,一些蔬菜种植大户才种下的秧苗没几天就死掉了,损失不小。但也有经验的种植大户通过更加精细的管理,把损失减少到了最低。
沃小强是齐贤镇沃园蔬菜种植园的老板,他告诉记者,6月份他从省农科院进了一批番茄苗,本来打算秋后种出番茄买个好价格,可是没想到连日高温,近万株幼苗无一幸免。南瓜也因为被暴晒后口味差,只能半价出售。
“新苗不敢随便种。”沃小强说,因为大棚内气温太高,新苗种下去后一灌水,水会马上蒸发,导致蔬菜园内温度更高,新苗就被热死了。不过,为了提高旱情下的蔬菜产量,他在努力自救。这两天,他每天3点多起来浇水,白天给大棚盖上遮阳篷,还延迟一些蔬菜的种植时间,并准备换种大白菜等容易成活的品种。
孙端镇新河村大棚蔬菜种植户陶卫国告诉记者,他的这一垄南瓜秧长势喜人,一个晚上已长出3片嫩叶,精气神十足。“眼下本该是南瓜秧下地的时候,但很多农户不敢种。”他说,他按季一批批地种植南瓜,到时这南瓜肯定会卖出好价钱来。
但陶卫国在伺候这一季南瓜上花费的精力比以往多得多,天天起早摸黑干,“水位打到秧沟一半左右,土提前两天松好,要不然瓜秧就会生病”。
抗旱·诸暨
果农动足脑筋
记者周楷华
商报讯前几天下了几场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诸暨各地的旱情,但当地农业还是受到严重影响,种植户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弥补。
“今年是我们种植猕猴桃的第3年,猕猴桃刚刚开始挂果就逢这场大旱。”在诸暨市王家井镇,种植了500亩猕猴桃的楼雷挺说,为了应对干旱天气,他们去年就在基地内安装了喷滴灌设备。不过由于长时间没降雨,这会儿水源成了问题,猕猴桃的生长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幸亏几天前的降雨,山顶蓄水池里积了些雨水,接下去高温天气里喷滴灌设备能抗旱发挥作用。”楼雷挺告诉记者,预计这个月底他种植的猕猴桃就能上市了。
浣东街道火烧吴村的500亩白茶基地同样安装了喷滴灌设施,不过茶园负责人温端政告诉记者,由于干旱时间太长,水源同样成了最主要的难题。目前基地里已有近200亩白茶受灾,损失达100多万元。除了茶园,温端政所在的农业公司还有1000多亩香榧、山核桃等经济林,为了缓解旱情,现在他们每天早上5点就让人将一辆装满水的拖拉机开上山洒水,一直作业到上午9点左右。“不过这样的效果仍不明显,下阶段我们准备请人开几辆洒水车上山增加洒水量。”
抗旱·上虞
挑水灌溉榧树
记者范文忠
商报讯昨天清早5点多,在上虞市丰惠镇三溪村,往昔冷冷清清的香榧基地热闹起来,十多名雇工正从山脚下的山塘里挑水往山上去。“雇人浇水已快一个月,今年抗旱的成本大了。”上虞南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丽军告诉记者,如果天旱下去,抗旱还将继续。
尽管每天有人浇水,但这片香榧林里仍有许多香榧树叶子被烤焦。“目前有20%的树叶被烤焦,如果不是每天人工浇水,香榧树早就死光了。”吴丽军说。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吴丽军在这里种植苗木,目前已种植200亩香榧、20多亩红豆杉。这段时间持续高温,使种下不久的香榧小树叶子被烤焦。他心急如焚,原想购买一批遮阳膜,但由于地势原因最后放弃,改用人工浇水。
当地人工费用并不贵,女工每天70元,男工每天90元。只是由于山路陡峭,人工浇水很不容易。一位雇工说,从上午5点左右一直忙到9点半左右,4个半小时他们一般只能来回七八趟,而每担水也只能浇五六株。
“明年打算安装滴灌设备,需要60多万元。费用不小,但不用再吃浇水的苦头。”吴丽军说。
抗旱·嵊州
大户抢种晚稻
记者张亮宗
商报讯昨日下午,嵊州市长乐镇种粮大户邢小华终于把最后2亩多晚稻全部双抢完毕。如果不是他自己十多天前采用水泵抗旱,那他可能无法及时种下晚稻。
记者在一处水渠道边找到邢小华时,他正在水渠里打捞“垃圾”。为了防止水渠中的水泵进水口被堵塞,水里的水草、树枝等一定要及时清理。近段时间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导致嵊州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邢小华发现旱情加重,便购进8台电动水泵,全天候抽水灌溉,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邢小华是嵊州市数一数二的种粮大户,今年他承包了900亩早稻田,没想遭遇种粮5年来旱情最严重的一年,田里最大的裂缝可以伸进成人的一只脚,早稻减产成定局。从抢收情况看,早稻每亩减产80到100公斤,而现在稻田的干涸开裂,让种植晚稻也成了问题。
邢小华表示,为了抗旱,他24小时安排人手值班,保证抽水作业,从7月20日开始一直到现在。“现在不想算成本,只要把晚稻抢种下去就好了。”
据了解,眼下长乐镇已采取措施,上游水库开闸放水,以帮助邢小华等当地种粮农户取水抗旱。
抗旱·新昌
茶树“受伤”不轻
记者俞颖颖实习生俞南杰
商报讯“有的茶叶被晒红晒酥了,手一捏就碎。”昨天下午,在新昌浙江省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负责人石梦千告诉记者,连续高温天气让茶树很“受伤”。
石梦千说,茶园里连续8天最高温度超过40℃,有一天最高温度达到了41℃。
连续暴晒,茶叶由新鲜转枯萎再到叶子发红发酥,石梦千心里很着急,“夏秋茶没有了,再这么晒一个星期,明年的春茶估计也要受到影响”。他说,他们曾试图利用茶园里的喷灌设备抗旱,但这无异于杯水车薪。而水源又渐渐干涸,喷灌无法继续。
在新昌县城南乡秦岩村的一片庄稼地里,记者看到,茶叶几乎全被晒干晒红了,花生叶也成了“干菜”。村干部告诉记者,村里610亩茶叶大部分受灾,其中三分之一被晒红了。但是,现在村里用来灌溉的水库正进行大坝加固工程,想抗旱却没有水源。
据新昌县农业局茶叶总站站长孙利育介绍,今年的高温致使该县10%到20%的茶园受灾,其中5%的茶园受灾严重。“只希望入秋后能有足够的雨水,这样等天气凉一点能修剪晒伤的茶枝,保证明年春茶的质量和产量。”
- 天热糕点长“晒斑” 老三区7月食物投诉132起
- 瓜农阮华忠:“相比台风天,我宁愿是高温天”
- 高温难耐 8月头4天高速宁波段发生爆胎400起
- 天气炎热 酒后骑车倒地 手臂被路面高温灼伤了
- 受高温的影响 宁波漂流景区老板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